第13章 烂尾基地(1 / 2)

两天的时间,张明浩把时间全部用在搭建基地上面,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空间中庞大基地框架被搭建好了。

一共二十层,每层有将近十米的高度,空间很大,张明浩也无法一时间全部利用完,只能先启用第一层。

按照当初的想法,先给第一层充气。

张明浩放开自己的感知,锁定了天空上一处长500米宽200米,高1米的区域,所有此区域内的物质都被转移到基地的第一层,而外面的天上,瞬间有巨大的轰隆声响起,这是天空中的空气为了弥补突然出现的真空空缺,在强大的气压下导致的空气对流,然后是能量以声波的方式向着上下两个方式释放。

即使张明浩已经将这个区域放在了距离地面千米左右的地方,但是还是没有预料到有如此大的影响,于是后面他改变了策略,如同抽水机般,从一个只有一米方圆的空间连续的将其中的空气送抵空间中的第一层。

而空间当中,提前买好的压力表也开始转动起来,直到张明浩感知到压力的刻度达到一个大气压的时候,才停止从外界继续输送空气。

现在一个稳定气压的环境已经准备好,后面就是添加其他东西的时候了,土壤,绿植,水,小动物,还有制造光线的能源。

在准备这些东西之前,张明浩打算再去图书馆专门找这方面的书籍看下,不能只凭空的想象,现在月球基地也好,太空工厂也好都有完善的生态循环案例,完全可以先借用,还有大型的能源中心,张明浩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使用核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空间有限,每一个聚变电站都是占地极广的综合体,而小型的聚变堆是很好,但是自己接触不到,也无法找到具体的图纸,当然即使有图纸也不行,因为具体制造还会对材料有要求,而这些张明浩都不知道,也不可能直接从书本上获取到,因此整个办法并不行,剩下的只有古老而且成熟的火力发电,或者是柴油轮机发电,这些都好找,因为很多地方的应急供电都是这样的配置。

进入图书馆的时候,张明浩已经思考的差不多了,但是就在他要从记忆中检索关于模拟生态圈的信息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致命的问题,重力的问题,空间中没有重力,那么无论是月球还是地球上的模拟生态都不能参考了,而空间工厂甚至是空间站的方案都是用旋转产生的向心力替代重力的方案。那么自己已经建好的矩形的基地完全不能用。

“元瑶……”张明浩随便找了个位置,没有看书而是先和元瑶聊了自己刚想到的问题。

“我们还是太急了,什么都没考虑好就盲干起来,都是一拍脑袋就做了,完全没有系统的考虑问题。”元瑶无奈的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还是太着急了,现在需要静下来,一边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一边想一个阶段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再定一个合理的计划。走现在我们去看书,对了,我们先去放置生物知识的书架那里,先将所有的生物书籍都复制一份到空间中,回头先在第一层建个书房,按上灯光,就是不知道到时候能否像看书那样‘看到’里面的内容,我现在先在网络上定一个蓄电池,等晚上回家,再放进空间里。”张明浩说道。

“好。”

白天的时间再次回到了看书工作的规律状态,平静下来的张明浩能感觉到自己成长了不少。

回到家,将门口的包裹拉进房间里,大箱子里是能容纳100度电的固态电池,只有50斤重,送来的时候里面是没有电的,需要张明浩自己在家充电,好在充电非常快,按照说明书上的介绍,10分钟就能搞定。至于灯具这些,家里就有只要复制一个就可以了。

空间当中,元瑶已经将房间建造完毕了,直接复制了张明浩的家,所有的电器,装潢都复制了过来,当然为了放下更多的书籍,有的房间被放大了很多倍,其中不仅有复制的书籍,连书架都复制进来了,只等电池放进去,给房间供上电,就可以了。而且在充电的功夫,元瑶已经试验了,在空间里‘看’东西的可能性,毕竟只要将手机送进空间基地里的第一层,能否看到手机的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就能证明想要的结果是否存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