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公不予美(1 / 2)

一场风波之后的江临城趋于平静。

江临城位于大唐南疆边境,与吐蕃接壤,南疆山势层峦叠嶂,天然形成两个王朝之间的屏障,而那山间盆地江临城依山傍水,江临城官道向西四十里便是那红河关,以至于江临城成为了抵御西域蛮夷的第一大关隘。

所以朝廷对于江临城十分重视。

一字并肩王刘蔚在此设立焱凤军帐就是朝廷跟这位上柱国对江临城重视的最好诠释。

而这南御卫军四大军帐之一的焱凤军帐是由刘蔚次子刘毅平亲率。

南御卫军打退吐蕃蛮夷,收复剑南道之后,朝廷对南御卫军封侯拜相,随着总领兵刘蔚被封一字并肩王,整个剑南道官场也重新洗牌。

不过朝廷对整个剑南道敕封亦是给了并肩王极大便利。

而这江临城一州刺史便是在那朝廷下发的调遣官员名册中排名第二的原朝中国子监祭酒从三品大员王璞。

这也侧面反应出那一字并肩王与上面那位对这江临城的重视。

王璞疾步走在家中后院廊道,速度极快,脸色有些焦急,一边走还在与身后的管事不停的盘问。

就在方才,家中府邸做客了一伙位高权重的人物,以至于在衙门办事的刺史快马加鞭从衙门赶回家中。

“世子殿下可身负甲胄?”王璞口中盘问,急于赶路的他脑门上已经渗出汗水。

“未曾。”身后半屈身的管事一边紧跟脚步,一边回道。

王府管事王邻书,是为王璞自小伴读,随王璞四十余载,颠沛流离,自是王璞可放心将家中琐事皆托付之人。

王璞心中有些巨石落定,那位年轻小主未曾披甲,就说明这安稳祥和但战乱一起定是最乱的一城之地还是安稳的。

“可有去通知都督大人?”

“已派遣跑腿的去知会。”

王璞不再言语,沉默快步往议事堂走去。

绕过曲折的后院廊道,来到前院议事堂内院之中,见到眼前衣着光鲜众人,王璞行走速度又是快了几分。

王府议事堂内气氛诡异,门外立有两名黑衣护卫,皆是刘家死士。

刘毅然与周悦两人对峙于桌前,杨麒灵立于周悦身侧,无人能管他。

也无人敢管。

刘毅然身后似是与周悦阵型较劲般,站着一名黑衣死士。

“近期边境动乱四起,不太平,世子殿下倒是有得闲情雅致来此游山玩水了。”周悦先是开口。眼神凌厉,

刘毅然双手附后:“如何?难道就公主殿下这样的至高权贵,才能有闲暇偷闲片刻?”笑意盈盈,反问这身份尊贵的女子。

“呵,哪有权贵享福,平民劳碌的道理,只不过是一个费心思,一个出力气,不过在这紧要关头,世子贵为并肩王嫡长,此刻偷闲怕是不妥吧。你此番作为,置我大唐江山于何地,置我千万子民于何地?”

“公主殿下还是公主殿下,语气词藻莫要如此帝王做派了,以下犯上的罪名可不比你给我扣的这个屎盆子小。”刘毅然气定神闲,悠悠然说到。

随后他似是恍然大悟,再次言语到:“哦不,长公主,长公主,什么都能忘,这个长字可忘记不得。”

“一直以来我都只觉得传言一字并肩王苏懿长子是一个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这一说法真只是传言,今日得见,可真是一语成谶。”

刘毅然气定神闲,没有言语。

身后贴身护从脸色却是阴霾至极。

这位被刘毅然当初在红河关崔阳湖畔救起的远游吐蕃的刀客,名为齐适,家乡是那千百里外的山南道小郡城。年幼习武,人至中年,武术早已登堂入室,出门远游至红河关外遇边境莽子,为救一少女将自己置于困境之中,后遇游山玩水的刘毅然,才得以获救。

此后,他便被刘毅然带在身边,四方游历,已达三年,三年游历,风风雨雨,也是让他更加看清眼前这位被市井坊间传为纨绔世子的刘家小王爷。

刘毅然的各种血性,也让他更加坚定的要誓死保卫这位刘家长公子。

公子游历四方,何来游山玩水,三年以来,他徘徊于边境,不停的在与边境莽子短兵相接,坊间我管不着,你这一国公主竟也来埋怨,这教我如何能忍。千千万万大唐子民都能说公子是纨绔子弟,你们不能。

心中想着,齐适心中积郁越发沉重。

杀意四起,整个堂内气氛一滞。

刘毅然身后一声巨响传出,只见杨麒灵已不在原地,手攥着齐适的头将他的头抵在了墙面之上。

速度极快,竟是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刘毅然反应慢了毫厘,也是以极快的速度挡到齐适之前强行抓住杨麒灵的手踝要将那股磅礴气势卸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