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山中岁月 219(1 / 2)

而今不仅淡化许多且布满裂纹,明显随时可能崩碎;一旦如此,恶龙吞噬金娃不过弹指瞬间,足令人神志顿失沦为怪物。

宠渡不知自己还能撑多久,身心煎熬中夜以继日地琢磨,好歹理出了几条可行思路。

其一,功法化之为上。

其二,丹药镇之为中。

其二,封印禁制为下。

要从此三策着手,还需在典籍中寻找具体出路。所以宠渡近段时日以来踏破了经阁的门槛,将自己淹没在文山书海中,不奢求觅得治本之方,只望天可怜见赐一治本良策稍作缓解。

犹记初入经楼时,一身红皮吓得当日值守的弟子误以为混进了妖怪,不由分说拔剑就刺。宠渡纵是反应再快又怎料此着?愣神当口被一剑扎在肩窝。

但听咔嚓脆响,那剑一折两断。持剑弟子始料未及,一时压不住传回的反力,被震得连连退步贴背撞上身后书架,将卷册抖落散了满地。

“乖乖。好硬的肉身。”

“这是石头成精了?!”

“嘁。连他都不认识?就是那个献宝上山的宠渡嘛。听说以前还是凉城第一散修哩,倒真是抗揍。”

“邱铭师兄没用法剑而已,不然哪有他好果子吃?”

“这可真成大红人了。”

在场弟子眼神异样,宠渡无心理会那些窃窃私语中的是非曲直,只是看书。所幸那位邱姓师兄亦是大度之人,见是误会并未追究断剑之耻,反而感他如此勤学,在书目的存放与选择上多有点拨与帮助。

也亏得净妖宗底蕴深厚,经阁上下四层楼书架罗列浩如烟海,虽说各种典籍多寡悬殊,却涵盖了方外正史、妖族野志、魔门异法、巫祝古术、鬼道邪典及俗世记趣等诸多品类,实可谓包罗万象。

内中七成人人皆可翻看,另三成则需至少内门弟子身份方能借阅。所幸栖霞峰上乐闻此事,叫穆多海送来一块特制玉牌,令宠渡享有便宜之权。

就此书来不拒,不论全本残篇但凡经楼里能翻出来的宠渡都不放过,所猎极为庞杂:符解、阵论、功法、秘闻、丹方、毒理……甚而排兵之道亦有所涉。

此番目的明确,故而详略得当亦非瞎看:略时纯以“妖化”“妖性”“魔化”等相关字样一眼带过;详时细读,精读,研读,乃至将其烂熟于心。

便如符解,既有深厚功底自可快读。

阵论、功法与秘闻三者,检索即可。

及至丹方毒理则需详读。因在宠渡看来,虽则功法最能根除妖化之患,偏偏自家根骨差,纵是再好的心法怕也难以赶在失神前练出个子丑寅卯来;唯退而求其次,在药理方面多费心思,庶几求得妙方借丹药暂时压制。

叵奈天不遂人愿,宠渡遍寻无果,未曾发现炼化妖性的功法,也无可用的封印阵法、禁制或结界;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却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方面收获颇丰。

须知大道至简,这世间虽有术业专攻但理却相通,此番海量泛读中多有相似甚而重复的内容,在跟前反反复复颠来倒去地出现,纵是常人也多少有感,遑论宠渡这等妖孽?!

他生就一颗剔透玲珑心本自悟性绝佳,更博闻强识,虽说读时大都不求甚解,但架不住量大,一堆东西在脑子里咕噜咕噜炖了俩月,最终熔于一炉。

以前闹不醒豁的,想通了。

奇奇怪怪的知识,增加了。

内中尤以对符道的理解愈发深刻,阵法次之,丹毒药理方面又次之、仅限粗通;而令人最感宽慰的收获,却在于小金人。

当初无字碑上金光化液、液聚蝌蚪,在吞食意念后凝作金娃开辟识海,实在破天荒,宠渡不得不疑其是否为某位老怪想“借尸还魂”夺舍重生。

时至今日,终能彻底排除这种可能。宠渡在《妖真品》《太玄感应篇》《摩崖斋话》等典籍中均读到相关记载,始知夺舍受限颇多,远非之前以为的那么简单。

盖因泥丸宫中藏有先天一点真灵,且真灵之间天生相斥,所以当夺舍真灵侵入泥丸宫时,必然激起原主真灵本能反抗,诚所谓一山难容二虎,终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故而夺舍结果不外四种:或原主真灵幸存,或夺舍成功鸠占鹊巢,或彼此湮灭徒留两具行尸走肉,或交融共生同掌肉身。

据此对比,四种结果均与小金娃实情不符,也就不存在夺舍之说;识海的开辟的的确确是那面圆盘带来的造化福祉,就此了却宠渡一桩心病。

但念及妖化威胁,这份欢喜便淡了许多。这一日将最后几册典籍看完,仍无丝毫头绪,宠渡心头空落落的,竟一时不知该往何处去,出了经楼茫茫然往回赶,沿路不乏净妖弟子在背后指指点点。

“师姐刚回山有所不知,这厮便是近来风头正盛的‘大红人’了。”

“当真人如其名,何来一身红皮?这德性看着怪吓人的。若被那不知情的误认作妖怪打死,那可无处说理去了。”

“还真别说,丫初入经楼时就被邱铭师兄当成妖怪刺了一剑。也就邱师兄脾气好,不与他计较而已。”

“听说献宝党那帮余孽一直想尊他为首,他却爱搭不理的,想是顶着最有价值散修的名头自视甚高了吧。”

“到底是山下野夫投机取巧上来的,目中无人坐井观天罢了。宗内这么多师兄,较他厉害的多了去了,他打得过几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