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妖 13(2 / 2)

莫非是凶手所为?

若如此,岂非说……凶手没走?!

一念及此,宠渡汗毛倒竖。

当此之时,一卷腥风乍起。

说时迟那时快,宠渡抄起尸骨就地连滚,顺势将一纸土符拍进土里,并指上扬,沉声急喝:“起。”

对神境内的修士而言,不管境界高低,体内灵力再多,也多不过天地间的元气。所以自身灵力等于是一个引子,符纸也好、法术也罢,都是借此调动相应的五行元气为己所用。

修为越高,在出手的刹那,能够借用的天地元气就越多,手段的威力自然也越强。

便如此时身后的血气,来得异常猛烈,宠渡当机立断,祭出了身上最强的护符,急运灵力,催动符纸吸收地里的土木元气。

隆隆声中,三扇高大古门拔地而起。

受根骨所限,宠渡能调用的元气并不多,难以发挥出符纸全部威力。饶是如此,每扇古门犹有两尺厚,以木石构成,其上符纹繁复元气流转,实在给人坚不可摧的感觉。

但面对修为的鸿沟,这只是一种错觉。

轰! 巨响声中,一只丈大血手抓落,三道古门触之即碎。烟尘弥漫间,血手五指一伸一屈,已将人与尸骨牢牢吸在掌中。

宠渡瞬间动弹不得,避不开刺鼻腥气,一时头晕目眩,竟把体内灵力运转不开,只听林间响起两道人声。

“噫!青眼儿你果没说错,还真有人来。”

“能躲过‘追魂’一爪,不愧是那死老鬼的徒儿,确有两把刷子。”

“何以见得?根骨差得没谱,修为低得可怜,能躲过全凭运气。”

那声音十分尖利,如两块金属摩擦出来的一般。宠渡听在耳中,鸡皮疙瘩掉了一地,眼角余光里,两条身影从林间飘出来:四肢,两翅,长耳,圆脑袋;状似蝙蝠,与人等大;一绿眼一青眼,却只见眼白不见瞳孔。

宠渡蹙眉暗骇,“丹境大妖?!”

同为修行,妖人两族殊途同归。

人若不具灵根,修行无从谈起。但妖却不同,除去极个别天生成的,妖都是虫鱼鸟兽后天苦修而来。

凭借敏锐的直觉,兽类自打一出生,便对流动在天地间的元气与日月精华有着天然的感应;日积月累之下,元气与精华的滋养又反过来刺激本能。

这过程短则十几年,长则上百载,所以虫鱼鸟兽要成妖,寿命极为关键;若不然,也不过沦为寻常野味。

换言之,只要时间够久,便是一块石头里说不定也能蹦出一只猴子来,更别说身具灵性的活物了,某时某刻必如开窍一般,有意将天地元气与日月精华留在体内,加以炼化和沉淀。

自此,便生出“妖性”。

妖生天地间,大多生性粗野狂暴,于修行不甚讲究,境界划分虽与道门有所不同,但原理相通,大抵以一生必经的几个阶段聊作判别,分别是“启灵”“采炼”“妖丹”“羽化”“飞升”。

启灵境:淬炼精元,开化生智,称“兽妖”。

采炼境:凝炼妖丸,口吐人言,称“小妖”。

妖丹境:抟聚丹茧,大有智慧,称“大妖”。

羽化境:原灵破茧,修得人身,称“灵妖”。

飞升境:封印妖气,飞升上界,称“上妖”。

是为“灵境”。

而每一境内,又据形貌变化、妖息强度及其他方面,分作一、二、三阶及最终的大圆满,除去极为特殊的个例,与道门在修为上的境界划分,可一一对应。

比如师父修为在归元圆满,离结成玄丹只半步之遥,俗称“假丹”境界,相当于妖族采炼境巅峰战力。凭这等身手,遭遇同境妖物时,若单打独斗,不说全身而退乃至得胜,起码跑路保命没问题吧?

然而老头子偏偏就入了死地。

那么对手的情况就显而易见了:若只一个,至少丹境;若是同等修为,则不止一个。

而事实却是,二者俱全,不单是一打二,且双方修为上差了整整一个大境。

遭逢这样的对战,便是一个正经八百的玄丹强者也免不得殒命当场,但老头子却仅以归元修为,硬是在两大丹妖手下撑了多时,其手段可见一斑。

师父很强,宠渡知道。

但老头子到底有多强?

在宠渡的记忆中,师父向来是风轻云淡的,从未拼过全力。

因此,对老头子的真实战力,宠渡私底下有过不少推测,也憧憬着有朝一日能一窥风采;万不料今朝梦圆,却是在老头子死的时候。

不过话说回来,师父再强也是师父的本事。

那么自己呢?

当下该怎么保住小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