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167(1 / 2)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珍妮又恢复了查岗行为,再次让庄春山苦不堪言,烦不胜烦,他觉得离开珍妮是一个解脱,于是他正式向珍妮提出一个要求,没想到珍妮当时就差崩溃了。她说庄春山忘恩负义,看不起糟糠之妻。这话越说越严重,庄春山与珍妮的感情危机越来越严重了,和谐的婚姻亮起了红灯,这让珍妮的父母很着急,他们要急于化解矛盾。他们首先严厉地批评自己的女儿,钻牛角尖,怀疑一切。岳父母看得远,为女儿的幸福计,他必须这样做。珍妮的父母劝导女儿:“你和春山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一起,也才有了今天,可以说苦尽甘来,本应该好好过日子享受生活,可你却这样较劲,这是放着好日子不过,而偏往牛棚里钻啊!

都是因为爱。爱使得珍妮吃醋,爱使得珍妮敏感,因为她爱庄春山所以她对于任何靠近庄春山的女子保持警惕。

苦恼中的庄春山靠忙碌的工作来暂时淡忘家庭带来的烦恼。然而这样还是觉得压力压大了,弦儿如果一直这张着,没准哪一天会断的。

因此闲暇之时,庄春山也会拿出佳能相机拍摄柳沙河的夕阳,拍摄乡村的田园风光,他用”S”构图和慢门来拍摄河流,用大光圈、高感光度、三解架拍摄茶园夜景。用高速来拍摄飞翔的水鸟,……拍照累了,他回到果园的屋里铺开宣纸,创作几幅书法作品——条幅、斗方、横幅、中堂,他在书法创作中安“心”。有时候,他兴致所至,也写些散文随笔什么的投给报刊,也偶有豆腐块发表。他创作的小小说《老王打工》发表在农民日报上、《暖流》发表在山州广播电视报上,他写作的《雪景小感》发表在大河报上,他的文笔优美而细腻,他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哲思,他的语言灵动而富有智慧。当郝书记、陆镇长在报刊上读到庄春山的作品时,高兴地打来电话,分享他的快乐。庄春山仿佛又复活了,他在文学艺术的陶冶中释放烦恼,体验精神愉悦,感受生命本源。

他就吃住在果园里,那就是先前他和母亲、珍妮创业时住过的房子,如今虽然旧了,但是依然能住,况且他的果园还有农家乐,这里吃、住、钓、棋一条龙服务,庄春山在与田园的亲密接触中想让自己的心冷静下来。娘仍然住在老房子里,面对儿子的盛情邀请,她再次强调说:“不愿到城里头住别墅,不习惯!俺在农村住习惯了,熟人也在这里,俺舍不得离开故土!”他想孙子孙女了,就让庄春山开车把孩子送来玩半天。果园丰收时,她总是带上葡萄、苹果、梨、大樱桃,坐着拉果子的车去城里看孙子孙女。

当他发现庄春山不太爱回城时,很快看出端倪,一询问儿子,果然儿子与儿媳的感情出现了问题。娘不高兴了,语重心长地对庄春山说:“你们那么多的风浪都过来了,现在日子好了,两个人咋别扭了?!”

庄春山有难言之隐,他对娘说:“娘,你别管,过一阵子就好了!”

娘:“好什么好?这都多长时间了!”

庄春山:“不好,就不过了嘛!”

娘斥责道:“混账,你说的轻巧,你们大人不过了,那我孙子孙女怎么办?”

庄春山:“你不知道,珍妮不可理喻!”

娘:“珍妮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俺了解她,你肯定是惹着她了,不中,俺得问一问!”

娘有老人手机,她电话打给珍妮,还没有问话,珍妮那边就泣不成声。“珍妮,发生了什么事?给娘说,娘给你作主!”

珍妮深叹一口气,说:“算了,还是不说了!”

珍妮越伤心,庄春山的娘越觉得事情不一般,她心里放不下,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珍妮说:“春山在外头有人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