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124(1 / 2)

赶到的媒体记者采访庄春山,被他婉言谢绝了,然后和珍妮悄悄地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短暂的相聚之后便是离别。庄春山依依惜别了不舍的珍妮,回到了吴河镇的柳沙河村。他站在柳沙河的河滩上面对“哗哗”欢腾的河水,思绪万千。

柳沙河像一条银练缠在方圆百里的土地上,恁么忠诚。无论这土地是贫瘠,还是富饶,它始终如一地相依相随。他想起了儿时的柳沙河,一年四季都富有韵味儿。春天万物复苏,柳沙河的水悄悄地挣破薄冰的束缚,抖动着欢快的浪花,发出响亮的笑声;小草张开胖乎乎的小嘴,贪婪地吮吸着春露,柳沙河满目青葱。夏天,柳沙河畔的野花开遍了旮旮旯旯,万紫千红、群芳争妍。柳沙河又是女人们的天然澡堂。河边片片的高粱林,是澡堂的屏风。清爽的河水亲吻着这些娘们如羊脂一样的肌肤,洗去一身的汗水,洗去一天的劳累,冰冰爽爽,酣畅淋漓。不时地有成群的小鱼儿主动地做免费足疗,无比惬意。若是连阴雨天气,河水暴涨,柳沙河像一头暴怒的狮子狂暴着,冲向了大海。秋天,漫山遍野的秋色,像一位神奇的画家用多彩的画笔把大地描摹得色彩斑斓,微凉的风,树影婆娑,淡淡的阳光,给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温暖。芦苇飘飞,瓜果飘香。成熟的稻子已被割刈,留下了满是稻茬的农田。牛儿在田里欢快地啃着稻茬新冒的绿芽儿。北雁南迁,把秋的喜讯传到了遥远的地方。冬天来临,万物萧瑟,衰草连天,柳沙河盖上厚厚的雪被,银装素裹、粉妆玉砌,柳沙河安静极了,贤淑得像一位恋爱中的女子。

小时候,他同左前一帮小伙伴儿在河滩上放牛,在河里摸鱼的情景,记忆犹新。如今,柳沙河的沙已被掏空,剩下了一个个连绵不断的沙坑,里面汪着深水,像柳沙河溃烂的伤口,惨不忍睹。岸边稀疏的柳树有气无力地杵在那里,病殃殃的,好似向人们倾诉它见证的故事。时光阑珊而过,岁月匆匆流逝,眼前的一切让庄春山心痛。柳沙河啊,是你用甘甜的乳汁滋润着两岸的人们,人们种地灌溉靠你,饮用的井水也间接地靠你来补充地下水……

庄春山白天骑自行车去十五公里外的吴河镇网吧上网,吴河镇镇区面积很小,只有几条街道,还有两个涵洞,镇上的常住人口约有几千人。网吧有两个,几十台电脑一排排电机房放着,里面的空气龌龊,小青年们打着刺激的游戏,不时地兴奋地尖叫着,让庄春山不由地皱起了眉头,强忍着心底的不快。夜晚他则盯着电视看新闻,家里那台老旧的十七英寸黑白电视机,仍然在凑合地看着,像“老爷机”一样发出“嗡嗡嗡”的杂音。尽管用竹竿顶着天线,但是信号依然不是很好,屏幕充满着漫天的雪花。

庄春山在山州新闻网上看到一条消息,山州市面向全国应届、往届大学生招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用人单位为统计局、物价局、广电局、财政局,总计人数达六十名,二00八年十月九号开始网上报名,庄春山怦然心动,决定复习考试。就在庄春山积极备战之时,钱广源开着小汽车来到柳沙河村。他告诉庄春山,他来山州采购食材,顺便告诉庄春山,杨总的建材公司愿意接纳他,月薪三千元,工作就是帮他策划企业文案、撰写报告什么的,庄春山坚定地摇了摇头。

钱广源愣了,又说如果你想去建材公司,程总的快递公司也邀请你加盟,他们想办一份企业内刊,希望你能帮他,工资是每月四千元,庄春山还是不点头。

钱广源傻眼了,问:“春山,你到底啥意思?人家聘请你,也是看在我的面子呀!”

庄春山:“广源,我决定了,在柳沙河村创业。”

钱广源:“打住,你说啥?创业?创业也得在城市,在农村创啥业?”

庄春山:“我先考个工作岗位干干,再看看有啥好项目,比如种植、养殖什么的。”

钱广源:“干得再好,也是农民。”

庄春山:“此言差矣!我要做现代农民。”

钱广源:“笑话,学中文的研究生去侍弄土地,你的专业对口吗?你去给庄稼做田园诗吧!再说你吃得了苦吗?”

庄春山:“这都不是问题,不会就学,关键是要有魄力和毅力。”

钱广源:“你咋越说越神叨了,创业是吹糖人啊?异想天开。”

庄春山:“广源,你是理解我的,对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