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26(1 / 2)

“好呐!”庄春山快步下楼,电话是娘打来的,她说想儿子了,希望庄春山回来帮忙收割水稻,顺便看望好伙伴左前的父母。帮忙干农活儿,这是像庄春山这类从农村出来的教师每年的必修课,有工作单位了可是根还在农村。娘说让他回去看望发小左前的父母,这很反常。母亲从来没有在电话中指令他去看望别人的父母,到底出了啥事?庄春山觉得蹊跷,他迫不及待地想从娘口中找到答案。

“左前的爹娘咋了?”庄春山问。

“不是他爹娘咋了,是左前咋了!”

“左前出事了?”

“嗯,你回来就晓得了!”娘卖个关子,故意不说答案。满脑子都是问号的庄春山放下电话,掏出两块钱递给老板娘,老板娘假意辞了一番收下了。接电话本来不应该收费,庄春山为了让老板娘及时地叫自己接电话,每次都这么付费,老板娘欣然笑纳。多年来,老板娘俩口子,不种田地,就靠这个正对校门口的小卖部做着独门生意。老板与陆勋等人打麻将,总是嫌老师们出的牌钱太低,因而不愿意和他们“砌长城”。庄春山几次听到陆勋破口大骂:“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筐的文盲,他奶奶的熊,靠一个小店比老子挣钱多,凭啥脑体倒挂,还瞧不起我们?我还看扁你这个大文盲呐!”骂归骂,陆勋心里明镱:他得认这个现实。

庄春山坐上摩托三轮车,一路颠簸了十五公里,见到了故乡的柳沙河。柳沙河是一条发源于九里岗山的河,它的流向几乎与吴河平行,最后注入淮河的支流。因为这条河的缘故,庄春山老家所在的村子就叫柳沙河村。柳沙河村是吴河镇下辖的最偏远的村子,也是最美丽的村落之一。九里岗山郁郁葱葱,沉稳厚重;柳沙河清澈见底,流动着柔和欢快的声音。在山与河之间形成了大片水田。农民春种秋收,享受着田园牧歌,享受着大地的丰收。

如今棒劳力都去城市打工了,村里只剩下一些妇孺老人留守家园,村子成了空心村。昔日热闹的柳沙河显得落寞,只是河水依旧欢腾。河两岸昔日的茅草屋和砖瓦房被一座座小洋楼和平房取代,小洋楼掩映在一片片绿树中,依偎在一座座山畔,花红柳绿,交相辉映。这些变化都是打工者每年从全国各地寄回的花花绿绿的血汗钱变成的;这些变化也包括头脑灵活的村民靠种植或养殖换来的。柳沙河变了,变化的还有农田,土地里不再是清一色的水稻、小麦、高梁、大豆,还有靠路边的田地里建起的水泥板厂、米面加工作坊、沙场、农家乐。过去白沙如毯的柳沙河变得坑坑洼洼,据说,这沙厂是柳沙河村村长一手操纵,瞒天过海,承包给了妻弟。一方方白沙,变成了城市高楼的墙体和路面的一部分,也变成了村长和妻弟口袋中的钞票,可是白沙河村的村民未见到一分钱收益。变了,面貌变了,人心也变了。

“左前咋了?”一进家门庄春山就急巴巴地问娘。

“他把人砍了,要坐牢呢!”母亲端着簸箕说。

庄春山讶然了:“因为啥事?”

“听说是因为婚姻的事。”娘回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