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1 / 2)

  其实张伯女儿嫁来后,这几年一直无所出,饱受婆婆的冷眼,也不敢告诉年迈的父亲。在一年前,她日夜咳嗽,甚至还咳出血来,到医馆查出患有痨症。一个不会下蛋的母鸡,她婆婆自然不肯拿出钱给她治病,而她自己的嫁妆早就被他们吞食掉了。这身子就死拖着,眼见着快不行了,她婆婆才寄信给张伯。但也不是为了救人,而是想让张伯出做白事的钱。

  张伯知道女儿这些年的遭遇,只恨自己当初眼瞎答应了这门亲事。想到躺在冰冷地下的女儿,张伯心中郁气难平,好好的姑娘糟蹋成这样。强硬地上门讨回棺材,卖货郎家自然不肯,他们人多势众,张伯盼盼也无可奈何,只好把卖铺子的钱给了大半,他们才同意。

  要回女儿棺材,张伯整日守在旁边,人也恍恍惚惚,不清醒了。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张伯拉着盼盼的手,嘱咐她找块青山绿水之地就把他们葬了,剩余的钱就让她收着,只要每年清明记得烧点纸给他爷俩就行。

  当时走到十里村,盼盼依照张伯的要求,寻了块山青水秀的地方,把他们葬在了那里。

  办完丧事,张伯留的和她自己的银子还有六十多两,盼盼也不想回京都了,便在十里镇安居下来,无事还可以过来看看张伯他们。花了五十两盘了个店铺和小院子,开了一品豆花香。

  在看过她娘和张伯女儿的事情后,盼盼对嫁人特别的失望,也为了平时抛头露面,便自称自己是个死了丈夫的寡妇,来十里镇讨生活。

  回想完毕,盼盼发现时间不早了,这天越来越冷,盼盼打了个哆嗦。除了刚才的男人,今晚估计没什么客人了,盼盼便关了门。

  邹胥踩着枯黄的落叶,走进家门。现在是深秋,他却是感受不到冷意,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秋衣。

  听见开门声,老妇的声音从里面穿出,“胥儿,你回来了。”

  邹胥大步进了屋子,扶着老妇坐下,“奶奶,你快回房吧。”

  “不要紧,你坐着,我给你盛饭。”说着,老妇就想起身,邹胥先一步起来,盛了大碗饭。

  “现在天黑得快了,你就早点关门,回来歇歇,不要每天那么累。”老妇慈爱的看着孙儿,心疼地说道。

  “嗯,知道了。”邹胥低声应了,他知道他为什么晚了,但他不准备告诉老太太。

  邹老太看着孙儿吃得津津有味,心里舒心不少。她这个孙儿是个苦命的,二十几年前,儿子媳妇出去做生意遇上山崩,死在里头了,只剩下他们孙儿俩个相依为命。她这个孙子孝顺又懂事,其他娃子玩的鸡飞狗跳时,只有他愿意一声不吭的干着。十几岁时参了军,每个月还不忘往家里寄钱,前些年才回来了。回来时,他身上肃杀冷峻之气可吓坏她了,心里害怕又心疼。战场上哪是常人能待的啊,要不是家里揭不开锅,孙子也不用去参军啊。

  好在苦日子都过去了,只不过眼瞅着孙子快三十了,身边也没个知冷暖的人,给他介绍吧,他又不愿意。半年前突然让她准备聘礼,可把她乐坏了,但是后来又没动静了。问他,又没个声。要是他同意的话,镇上多少姑娘想排着队嫁进来呢。

  第23章

  “这鬼天气阴沉沉的,今个恐怕是要下雨。”一个穿着薄袄的男子,一边走进店,一边抱怨。坐下后,向后面喊道:“小掌柜,一碗豆花,两张葱油饼!豆花多放咸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