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8(1 / 2)

太师府。

璟瑜坐在太师一侧,一脸忧心,“西北外敌来历不小,就凭洛然的一千兵,能解西北之危吗?”

太师一笑,说道,“当年漠北久攻不下,洛阳也才带了几千亲卫,就逆转了大局,怎么,相信丈夫,不相信儿子吗?”

“那能一样吗?洛阳出征漠北前在中央军就有很深的资历,洛然连边境都没有去过!”

“有些人天生就是打仗的料,我相信洛然就是这样的天才,北离也需要这样的天才来争取存活的机会。”太师一指眼前的棋盘,继续道,“皇上年轻时争强好胜,贪功急利,刚一上位便东征西讨,四面树敌,连年征战,却没有大的胜利,北离气运已由盛转衰。”

“这一代的西楚皇帝励精图治,麾下名将辈出,又加上得了南离这一天纵之才,犹如天助!若不是有望雄关这座天堑拦住,北离早已经成了西楚铁骑下的亡魂。”

“单靠洛阳这一根顶梁柱撑着,若北离没有内忧,还可以扭转大局,可……”

说到这里,太师止住了嘴,璟瑜也明白,北离内部最大的问题就是皇帝身体虚弱,不立储君,也不处理国事。

两人也知道若早些立储君还有作用,现在就算立了储君也形同虚设,只有一个办法,皇帝退位,或直接死去!

“所以你在拿你亲外孙的命在赌?”

“这何况不是同时赌上了你我,乃至整个二皇子阵营的性命,若是,洛然西北之战大胜告捷,借机屯兵漠北,整个北方都在我们的掌控中,再加上东北这个大粮仓在我们手中,到时候,无论征外,还是镇内,皆可无忧。”

“若是失败,卸掉王应辉的西北都督,大皇子趁机派自己的人顶上,不止丢掉西北,连漠北也会被其制衡。将来二皇子想要得到皇位会变得更加艰难。”

璟瑜懂太师的意思,若想最大程度减弱内忧,就得让二皇子以碾压式的方法夺得皇位!

“为什么不让然儿多招些兵马?”

“一千已是极限,再多不仅大皇子和辅国公不准,皇上也会质疑我的总体方针。”

闻言,璟瑜沉默了下来,这句话,本来就不该问。

她知道,破局之法,便是让手中有一颗活动的棋子,这颗棋子首先必须是至信之人,其次得具备决定胜局的能力。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不能被扼杀在摇篮里!

“北离需要第二个洛阳,甚至是……比洛阳还强的天才!”

……

兵营。

由于洛然提前征好了兵,所以多了半天时间可以休整,这一千人除了吴广义,他谁也不认识。

将一千人分为一百个小队,十个大队,按照士兵以前在护国军的职位,军龄,战功,来暂时安排官职,其中只有第一大队副大队长的位置空余出来。

洛然问为什么要空一个职位,永宁公主告诉他,这个位置看似空闲,其实有很大的作用,不可轻易提拔人坐上这个位置,需要待他从一千人中自己找出最合适的那个人。

第一大队的暂任队长是吴广义,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副大队长非同一般。

职位的安排,是永宁公主熬夜赶出来的,又白白当了一次洛然的军师。

至于今天上午,洛然大致练了一下兵,互相了解一下,不得不说,从护国军出来的士兵,不仅身体素质好,而且命令服从度极高。

将军所指,即是士兵刀刃所向。

洛然知道,这些都是暂时的,想要他们百分之百的服从度,必须要用一场场胜仗来洗礼。

到了下午,太师亲自送来了一批补给,也算得上唯一一批补给——一千匹骏马。

五百匹是辅国公给的,护国府掌管的北方训马场中的马匹基本上全部供给了护国军,时间紧急,只能够凑出三百匹适龄骏马,至于漠北的训马场太过于遥远,就算提前运输,时间也不够。

剩下的两百匹,让洛然有些吃惊的是,竟然是宁妃从本应该提供给征西军的补给中抽调出来的。

宁妃是征西大将军戴翼虎的亲生女儿,征西军的很多次提拔都是因为一旁有她的帮衬。

四面开战,除了漠北之地,全国马匹紧缺,又加上西方是重中之重,太师本不想接受,可转念一想,宁妃都不知道洛然是否能够征集一千兵就预备了两百匹马,这份心意必须收下。

于是,原本预算是一千步兵,却硬生生凑出来一支骑兵,而且马匹质量很好。

只是,每人只配有一匹马,剩下的装备惨不忍睹,士兵的甲胄基本上就是素衣加了一点点铁链子,根本起不到太大的防护作用,兵器,粮草都没有补给。

据太师所说,这已经很不错了,皇帝就说了允许募集一千兵,剩下的什么兵器战马,全都没有,仅有的这些还是太师府和护国府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

行军所需要的粮草路上就地补给,武器等等军需品若是坏了到了西北再更换。

就一个字,穷!

不过洛然已经很满意了,起码有一千骑兵。

太师临走前,给了洛然两个锦囊,一个蓝色一个红色,若是战败打开蓝色锦囊,战胜就打开红色锦囊。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锦囊上,写着今后的规划,至于朝堂之上的事,自会有太师应对。

秋风遍起,大地苍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