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畜牧业:去劣存优158(1 / 2)

  汉武帝也不用亲自记天幕,于是他通过神奇的天幕,隔着时空与庄周聊了起来。

  至于其余的一些人。

  不仅仅是伯乐、九方皋这些相马之人,儒家等许多人,都感觉自己被庄周内涵到了。

  孔子:我膝盖中了一箭。

  墨子:陶匠?木匠?

  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应于角尺?

  善于整治木材?弯曲的合于钩弧的要求,笔直的跟墨线吻合?

  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

  庄周,你是不是拐着弯说我啊?是你就直说。我真的不是对号入座啊!

  诸子百家这边,讨论得热火朝天。

  中途混入了汉武帝的围观。

  在小插曲过后,包括秦始皇、齐桓公、晋文公、吴王夫差等,大多数的人们——

  注意力,依旧在天幕的直播讲述。

  【东汉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个鉴别良种马的标准模型,是为名将马援,用雒越铜鼓,所铸成的铜马式。而西方则在一千八百年以后,才出现类似的铜制良马模型。】

  光幕画面里,出现一个铜马模型。

  有的能人异士已经将它的模样尽数记下,甚至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把形貌绘制下来。

  春秋时期,秦国。

  百里奚不由得问伯乐,这鉴别良种马的铜马标准模型,是真的可以用来“相马”吗?

  这模型,它对还是不对?

  百里奚:伯乐?

  伯乐正在盯着自己的小型光幕,因为刚才有人@他说,他被庄周点名出来内涵了。

  伯乐:“……”陷入沉思。

  百里奚:QAQ

  百里奚安慰:我听说庄周狡猾多辩、败坏风俗,蔽于天而不知人,你不必往心里去!

  伯乐:ovo!真的吗,你听谁说的?

  百里奚:蔽于天而不知人,是听荀子说的,他是咱们始皇的臣子李斯的老师。

  跟庄周一样,也是战国时代的人。

  西汉,汉武帝听见那句:“西方则在一千八百年以后,才出现类似的铜制良马模型”。

  汉武帝:还得是我们啊!

  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听见天幕说“东汉时期”的时候,他眉心总是一跳。

  算了,不管了。

  【直到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汇聚了北魏以前的资料,同时也吸收了来自牧区的经验,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各类牲畜的“相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