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良种选育与种子处理147(2 / 2)

  从田间,选取出强健而又硕大的禾麦穗子,将它们作为种子,这大概就是穗选。

  氾胜之作为西汉著名的农学家,对这些自然有所研究,并且研究得十分深入。

  氾胜之:我准备好了。

  拿着小本本,准备记录“穗选”以后的“混合选种法”、“单株选种法”,以及更多良种选育的方法。

  只见天幕之上忽然出现一个人影。

  那人影与先前的“宋应星”模样非常相似,都给人一种十分奇特的感觉。

  这是宫商羽用AI模拟的“贾思勰”。他的身体右侧,便挂着这么一个名字。

  还有他所处的时代:北魏。

  各个时空里的人们,只见这“贾思勰”缓缓开口说道——

  【混杂的种子,存在着成熟期不一致、出米率下降等问题。所以种子一定要纯净。】

  【对于禾谷类的作物,我们要年年选种,选取出纯色的好穗,悬挂起来。】

  【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单独种植、单收单藏,作为第二年的大田种子。】

  【这就是混合选种法。】

  【对于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要把选种、繁种、防杂保纯,这三者结合起来。】

  时代较早一些的人们,好多都没想到。

  种子与种子,还有这些区别。

  至于那些已经想到“穗选”“选种”的人们,则是忽略了“防杂保纯”等措施的重要性。

  这些听起来简单容易。

  要真正普及、流程化,却是不易。

  好在他们现在有天幕点明,需要年年选种、单独种植、单收单藏。

  而且是针对禾谷类的作物。

  【贾思勰《齐民要术》的混合选种法,时期非常早,比西方要早了一千三百年。1867年,西方德国育种家仁博,才采用了这种混合选种的方法,来改良黑麦、小麦。】

  众:贾思勰?你自己不是贾思勰吗?

  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间,有些人已经开始猜测到了,这些人像可能是后世技术模拟出来的。

  包括之前造纸术、水碓的“宋应星”。

  而这天幕的背后之人,应该就是光屏上面他们所关注的名为“宫商羽”的历史up主。

  众:_(:_」∠)_

  为什么后世的技术这么厉害啊。

  秦始皇与汉武帝,则是在天幕一晃而过的几张图片里,瞥到了一眼西方地图。

  德国,好远!0.0

  他们对世界的大陆轮廓已经有所了解。

  而且似乎,他们这一片地区的人们,比起世界其他地方,已经算是非常先进的了。

  有了天幕之后,恐怕还要先进得不行。

  【明清时期,混合选种法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时候在“穗选”的基础上,增加了“粒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