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从撂荒制到立体农业145(1 / 2)

  列位历史人物的大脑里,顿时一片空白,天音之中的“两年十三收”盘桓在他们的内心,

  萦绕着久久不去。

  真的假的?这是真实存在的吗?

  汉武帝:“!!!”这么猛的吗。

  秦王政:间作套种,快。

  这春秋战国时代,不得卷起来啊?

  【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多熟种植。我国传统的耕作制度,便是以这三种耕作的方式相结合,尽可能地实现种无闲地、种无虚日。】

  【这样的耕作,其实已经是一种多物种、多层次的立体布局了。我们可以称其为“立体农业”的雏形。】

  秦始皇这才想起,这段视频的标题——

  《从撂荒制到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才是这次历史直播的重点!

  许行等无数观众看着天幕,他们更加好奇这“立体农业”了!就这样还只是“立体农业”的雏形?

  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多熟种植。

  这三种方式,已经非常厉害了!

  那“立体农业”——

  它得厉害成什么样子啊!

  【其实,这样充分地“尽地力”的方法,还可以从田地扩展到水体。我们可以从原本单一的种植业,扩展至农业的多种经营。】

  春秋时期,楚庄王挑了挑眉。

  他听着那一句“从田地扩展到水体”,又看见碧空的画面上出现一幕水面的粼粼波纹。

  楚庄王下意识地想到,这农田与水体的结合,莫非是类似于孙叔敖兴建的芍陂那样?

  孙叔敖于楚国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

  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也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同一时空里,楚国的孙叔敖本人也在看着天幕,自然也想到了自己建设的芍陂。

  但他建设芍陂。

  是要让天旱时有水灌田,洪涝时避免成灾。

  在芍陂建成之后,安丰一带确实也成为了他们楚国的经济要地,每年产出许多粮食。

  乃至于,楚庄王打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孙叔敖的芍陂也不可谓无功。

  但是天幕说的从单一的种植业、扩展到农业的多种经营?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孙叔敖大胆想象,莫非是可以利用水体养鱼?

  在种植业上,继续利用灌溉用的水体,发展渔业,这确实是很有创造性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