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古代农业:水转筒车129(2 / 2)

  问题不大!“筒车”它无需自己供给动力啊!这就已经足够了!这还不香吗!!

  刘彻立于高台之上,他之前注意到天幕说“筒车”是古代的产物,距离“现代”还有一千多年。

  那他们“现代”,又是用何种灌溉工具?是否能够超过“筒车”,兼具“自动”与“高效”呢?

  他按捺住心中疑问,仰面而望向迢遥天际。

  【如果是没有流动河水的地方,比如平静的湖边、池塘边,可以用牛力来拉动转盘,从而带动筒车的运转。也可以几个人一起踩踏,以此来转动筒车。大概一个人终其一天的力气,可以灌溉五亩的田地,牛力则可以高出一倍。】

  那些正在为“没有水怎么办”而忧虑的国君、百姓们,听见这里也不由得眼前一亮。

  是啊!还可以用牛!!

  ——其实并不懂原理与为什么可以用“牛”来替换“水力”的大多数人。

  他们是真的不太听得懂原理,但是他们看得懂操作!这就完全足够了!

  只见天幕上出现一头牛,牵拉着“筒车”的转盘,给大家表演如何带动“筒车”的运转。

  以及如何几个人一起配合踩踏,以此来带动筒车的运转。

  各时空的百姓:好耶!!!

  紧接着,他们看见天幕上的“筒车”缓缓地慢下来、慢下来,仿佛卡住了一般。

  正当众人不解其意的时候,天音说——

  【如果筒车的旋转速度太慢,或是完全提不起水,要怎么办呢?】

  【这种时候,我们可以在筒车上面装一些木板或者是竹板,让筒车可以从水里获得更多的动能。再或者,我们也可以把筒车更深地浸入水里,如此也能令它获得更多的能量。】

  【在水流的流速比较缓慢的时候,我们在筒车上放置的竹筒,也需要相对地小一点。不然筒车从水里获得的动能不足,难以克服“被提起的水”对筒车的势能。】

  墨子与鲁班欣慰地点点头,天幕的后世之人连这些都为他们考虑好了。

  这将在他们实验的时候,免去很多弯路。

  他们俩思考着“为什么要装木板或竹板”“为什么要把筒车放进更深的水里”等等原理,如获至宝。

  还有动能、势能,这些都是何意?

  子贡与邓析看完天幕,频频点赞不止,他们决定以后不安利“桔槔”了,就安利“筒车”吧!

  不过,各时空里大家估计都已经学会“筒车”了。

  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秦穆公等人,也是抱着国富民强的万般期待,将这些宝贵的资料一一记录下来。

  这都是后人宝贵的经验啊!!!

  ……好像有哪里不对。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庄子》《说苑》《天工开物》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