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指南针:从磁石到司南124(2 / 2)

  【南宋时期,吴自牧的《梦梁录》里也提到了指南针。是说在风雨冥晦之时,惟凭针盘而行,并且有火长看管,毫厘不敢差误。因为这指南针是一船人性命所系,故而不容出错。】

  墨子连连称赞,他本身就更加欣赏对人有用的发明创造,有利于人的才是巧,无利于人的只能是拙,而这指南针,是大巧之中的大巧啊!

  能让人在海中航行而不迷失方向,整船人的性命就系在这小小的一根磁针上面。

  这如何称不上大巧!!!

  鲁班根据这一段内容里自己的思路,复盘完发现这段思路是这样的:

  先是看见后世发明的指南针,然后才开始思考它的用途会在哪些方面。

  这是从发现、发明创造出发,既而想到它的作用与实际应用。与从现实的需要出发不同。

  鲁班:有没有可能,我的连飞三天而不落地的木鹊,也会是很有用的呢!

  之前墨子说他的木鹊,还不如普通木匠分分钟削出来的车辖。

  因为车辖装在车轴上面之后,车子就可以负重五十石,而他的木鹊却没有实际的用途。

  以前的鲁班:呜呜呜呜呜墨翟你说得好有道理。

  现在的鲁班:我集思广益,想一个用途不就完了吗!

  就像这指南针用于航海一样,最初发明它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这种用途!

  鲁班在视频的评论区发了一句征集帖后。

  得到的点赞数最高的答复是——

  [要不,鲁班大师您做一个无人机?]

  在鲁班的二次询问之下,许多评论开始给他解释“无人机”是什么东西。

  鲁班:好!用木鹊造无人机!到时候,让墨子也称赞我一句大巧!

  虽然现在还不可能做到后世的那种无人机,也无法理解“拍照”等词汇。

  但简单地送一送东西说不定可以?

  鲁班眼巴巴地看着天幕,期待着它什么时候可以多多直播一些木工方面的东西。

  或者其他各种精巧的东西。

  比如评论区里那些人对他说的“珍妮纺纱机”“蒸汽机”之类的,听起来就——

  好吧,不明觉历。

  这时候,穹宇之上的仙乐,已经变得益发舒缓、柔和,明显是这一段视频的末尾了。

  【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如此大规模的远海航行,终能够安全无虞,也得益于指南针的重要作用。也正是有了指南针在航海方面的应用,海上的交通,才能迅速地发展与扩大。】

  最后的画面是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以及周边的地理人文环境等等。

  天幕的视频,缓缓进入了尾声。

  各时空的人们,全部都收获颇丰,不仅获得了指南针、指南鱼的制作方法,还了解到了磁石的特性,了解到地球、子午线、地磁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