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指南针:从磁石到司南2(1 / 2)

  【指南针的发明,与物体的磁性有关。】

  【它通过一根磁针来指示南北的方向。磁针装在轴上,能够自由转动。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这根磁针会稳定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磁针的北极所指向的方向,便是地理上的北极。】

  物体的磁性?地磁场?磁子午线?切线?

  这些东西他们没太听懂,但所谓“地理上的北极”,应该是指北方吧。

  也就是说,磁针的北极会指向北方。

  这与司南勺柄的指向,似乎是相反的。

  只有少部分人对“指南针”的原理感兴趣,他们津津有味地听着天幕的解释与说明。

  而更多的人,则是期待“指南针”的制作方法。

  燕国、赵国那些已经做出“司南”,但不知道他们的司南是不是后世的司南的那些人——

  什么?一根磁针,便可指示南北?!

  这可比光幕里展示给他们看的“司南”更加令人震惊,更加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不妨从磁石说起,古代正是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从而发明了这种指南仪器。】

  春秋时期,管仲听见“磁石”点点头。

  不过他只知道,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至于所谓的“指极性”,就不知道了。

  然而,管仲通过天幕的前后叙述,也不难判断出,这是在说磁石可以指示南北。

  磁石,拥有指示南北的特性。

  先秦时期的人们,确实也积累了一部分对“磁”的认识,比如在探寻铁矿之时,有时候就会发现一种颇为神奇的磁铁矿,这也就是磁石了。

  磁石,是一种黑色的晶体。

  【根据《古矿录》的记载,早期的指南针,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磁山一带。也可以说,磁山这个地方,便是指南针的发源之地。】

  天幕上,出现了“磁山”之地。

  地图显示“磁山”在现代河北省邯郸市的武安。

  晋文公等晋国的历代国君们一喜,看这地图方位,这不就是我们晋国的领土吗?

  战国时期,赵国的历代国君们:

  这是我们赵国的武安邑!!!

  秦始皇:哦,是邯郸郡啊。

  汉武帝:原来是魏郡啊。

  他们又看见光幕之中,关于历史典籍的记载。只不过这些典籍,对他们来说其实是未来。

  《明史地理志》:

  “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

  【根据典籍的记载,关于指南针的叙述,皆在古代以邯郸为中心的燕赵区域内。在可考范围之内,这些指南针皆是由天然磁石磨制而成。】

  【而按照先秦典籍所记载,唯有武安磁山这一带产出天然的磁石。因此先秦时期有可能制造出司南之地,唯有以邯郸为中心的燕赵区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