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5(1 / 2)

  本章参考:《史记》《资治通鉴》《说苑》等

  李开元.焚书坑儒的真伪虚实——半桩伪造的历史[J].史学集刊,2010(6):1-12.

  第28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5

  公元前233年, 秦王政十四年。

  嬴政坐在露天的亭子里,身边的案几上摆着无数卷的竹简,面前则是韩非与李斯二人。

  有一批博学之士还在不断地记录、描摹着来自碧空的言语与画面, 既而送到嬴政的面前。

  那些人埋着头,分工协作。

  只是竹简用以记录, 似乎还是繁琐了一些。记录没有多少信息,便已经堆满了案几。

  昔日的文字刻在甲骨与钟鼎之上。竹简与之相比, 自然是方便许多。然而——

  嬴政觉得,这还不够。

  他已经知道“纸”的概念, 它的重量极轻、厚度极薄, 可以承载的信息非常之多。

  据说“纸”是由“植物纤维原料”制作而成。

  但何谓“植物纤维原料”?

  嬴政看了眼案几上,堆积如山的竹简。

  顿时, 很是羡慕后世的发明与技术。

  那些博学之士还在奋笔疾书, 要将天幕的内容完完整整、分毫不差地记录下来。

  他们虽然分工协作, 但同样的内容需要由不同的人多记录好几遍,以防出了差错。

  嬴政则与李斯、韩非一起。

  他们观看着天幕上述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各自都了解到许多额外的信息。

  嬴政在这一年, 还是秦王。

  他还没有成为秦始皇, 而后面的“焚书坑儒”之事, 自己也一概不知。

  嬴政:我吃我自己的瓜:)

  他今天召见韩非与李斯, 是想要商议统一天下与法家的思想, 尤其是要拉拢韩非。

  之前,韩非的《孤愤》《五蠹》等书传入他们秦国, 嬴政看了之后,就觉得他很不错。

  后来又在天幕上看见——

  后世称韩非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嬴政:我的!人才都是我的!

  不能放过这个人才!!

  他们秦国本身就没怎么出人才, 好多都是从别国捞过来的, 都不是秦国本地人。

  但是无所谓, 寡人会出手。

  全部捞过来!!

  这一年韩非出使秦国,原本嬴政是并不信任与重用韩非的,李斯与姚贾也说——

  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肯定要帮助韩国而非秦国,这本来就是人之常情。

  久留之后,将他放回韩国,这是自己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给他加个罪名、依法诛杀。

  李斯与姚贾,说得挺有道理。

  这样的人才放归韩国,确实会是一个不小的隐患。然而,嬴政却有了新的打算。

  他希望好好地,跟韩非谈一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