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74(2 / 2)

  孔子:又疑惑了。

  之前所遗漏的,就是这里。为什么公子扶苏在那个时候会说:“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

  这段话是哪里来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不是借鉴参考《说苑·反质》吗?但是后者里,并没有关于公子扶苏的记载。

  所以公子扶苏的劝谏,这一段是哪里来的?

  或许,除了《说苑·反质》之外,关于“秦始皇坑杀方士”的故事,还有其他版本?

  司马迁借鉴的,其实是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恰好,天幕也提到了这一点——

  【在借鉴了《说苑》故事之后,《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还在末尾部分增加了一段“公子扶苏向秦始皇进谏”的事件。】

  还是那一段。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

  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结果便是。

  秦始皇让扶苏去上郡监军去了。

  【这一段的叙述,由于恰好增补在“坑杀犯禁者”之事的后面——】

  【便成为了秦始皇“坑杀儒生”。】

  【这一段的叙述,或许是与陈胜、吴广起义时“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有关。有可能是当时参与起义的儒生,所编造出来的故事。在经历过广泛的传播之后,被写进了《史记·秦始皇本纪》。】

  他们之前已经看过《大秦系列:秦二世而亡》的视频,因此,对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陈胜、吴广曾经“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公子扶苏,乃是楚国母系的秦国公子。而项燕则是在战国末年、带领楚军抗秦的大将。

  “张楚”视公子扶苏,为楚系的王子。

  他们尊崇扶苏。

  将扶苏视为是,反暴的仁者。

  天幕之上,还有一张示意图。

  在陈胜、吴广起义之时,鲁国的儒生们,也纷纷持孔氏礼器,前去投奔。

  孔甲,孔子的八世孙。

  ——也在投奔之列。

  天幕的寥寥文字,拓展了孔甲的事迹: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

  丞相李斯,始议焚书之事。

  魏国人陈余告诉孔甲:“秦将灭先王之籍,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矣哉!”

  他们要烧书!你很危险啊!

  孔甲表示:“吾为无用之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