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3(2 / 2)

  【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在“坑儒”一事之中,被坑杀的尽是一些无名无姓的“犯禁者”,那些被秦始皇点名谴责的五位方士,反而全都没有受到制裁。逃亡的逃亡,寻药的寻药。】

  【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究竟是否坑杀过方士也是值得怀疑的。至于将这起“坑杀犯禁者”的事件说成是“坑儒”,则更加不符合记事原文的说法,应当是一种别有用心的编造。】

  孔子听到这里,松了口气。

  秦始皇“坑儒”一事,原来是编造的吗?但是为什么要编造?难道是为了抹黑秦始皇吗?

  总不能,是为了吓唬我们儒家吧!

  孟子也松了口气。

  他先前听见公子扶苏对秦始皇说什么“诸生皆诵法孔子”“皆重法绳之”——

  还提心吊胆了半晌。

  如今终于听见天幕的结论,悬起的一颗心终于能放下来了。

  与此同时。

  颜回、冉求、宰予、仲由、言偃、闵损、端木赐、曾参、澹台灭明……

  众弟子,都如释重负。

  只是不知道——

  后世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编造”?编造的目的是什么?又是何人所编造的?

  众人不敢完全放下心来。

  他们担心,后面说不准还有不好的消息。

  因此,虽然大家比之前稍稍放宽了心,但却还是颇为紧张兮兮地,看着天幕的展示。

  而天幕,竟似乎看出来了他们的疑惑似的。

  那响彻天地之间的天音说道——

  【那么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为什么会出现“坑儒”的记载呢?】

  众:是啊!为什么呢!!!

  孔子:我有亿点点着急,想知道!

  秦始皇:其实,朕也很好奇。

  【司马迁《史记》之前的文献,似乎都没有提及秦始皇“坑杀方士”一事。】

  【例如,贾谊在《新书·过秦论》之中,专门议论了秦始皇、秦政失败的原因,并在文中对秦始皇“焚书”之事,进行了多次的严厉批评,然而对“坑杀方士”却丝毫没有提及。】

  【再如,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与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也都没有提到过秦始皇坑杀方士的事件。这两本书的作者,比司马迁年长。两本书的成书也比《史记》更早。】

  天幕之上,排列出三本书作者所处的时代。

  ——贾谊,活跃于汉文帝时期。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

  ——刘安,活跃于汉武帝初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