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2(2 / 2)

  【“坑儒”之事, 发生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等方士,为秦始皇寻求仙人与仙药未果, 纷纷逃亡。】

  诸子百家,纷纷感到疑惑。

  “坑儒”与方士、寻求仙人仙药, 有什么关系?莫非这所谓的“儒”,指的并非孔子儒家之儒?

  但是在秦始皇“焚书”的叙述之中, 确实是强调了焚烧《诗》与《书》呀。

  《诗》与《书》便是孔子所修订的六经之二。

  ——既然“焚书”与“坑儒”是相对应的,那么这里的“儒”, 难道不应该解释为儒家之儒吗?

  孔子与孟子等人, 也抱着这样的疑惑。

  “坑儒”的“儒”,到底是不是他们的“儒”?按理说就是坑杀“儒生”的意思吧?难道不是?

  其实在孔子在世之时, 其学说不显, 亦无“儒家”与“儒学”之称。他们原本是不知道这些的。

  然而自从天幕的出现, 他们便已经知晓了后世对他们这些先人学说流派的划分——

  像是孔子、孟子在发弹幕与各时空交流探讨的时候,他们名称的前缀,都会自动带上一个“儒家”。

  就如同陶朱公范蠡, 在看见自己的名称前缀之前, 也并不知道自己是“商圣”一样。

  在先前放映《秦王扫六合》《秦二世而亡》《荆轲刺秦王》《勾践卧薪尝胆》等视频的时候——

  诸子百家, 已经对彼此有了一部分认识。

  他们通过弹幕的名称与交流内容, 知晓了春秋战国时代前前后后的学说流派, 以及各方的一些思想等等。

  孔子知道了在他之后的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 继承并发扬了他的思想。

  还知道了战国末期的荀子,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代表人物。

  非惟孔子, 诸子百家也都已经了解到后世的那些概念。

  他们对自己的流派划分与归属、以及前前后后的发展者与集大成者等等, 都有了十分清晰的认知。

  他们知道谁是儒家、谁是道家、谁是法家……

  与此同时——

  不仅仅是儒家本身,诸子百家也早就默认了“坑儒”与“儒家”息息相关。“坑儒”应该就是坑杀儒生吧?

  在“历史视频”的选题出现之后、这段视频真正出现之前,他们一直都是这样想的。

  他们在诸子百家的区域不断地探讨,秦始皇为什么要坑杀儒生?他又坑杀了多少儒生?

  既“焚书”又“坑儒”,是不是要杜绝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传承,至此断绝了吗?

  但是……

  诸子百家望着天幕,现在有些摸不着头脑。

  孔子、孟子他们的“儒家”,跟方士、寻求仙人仙药这些东西,居然有什么关系吗???

  总之,他们怎么都想不通。

  要么秦始皇坑杀的,不是孔子这一脉的“儒生”;要么儒家到秦始皇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寻仙问药了。

  孔子:不可能吧!别瞎说啊!

  孔子:瞳孔地震.jpg

  就算寻仙问药,那也应该是道家他们的事吧!我们儒家,怎么可能会发展成寻仙问药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