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66(2 / 2)

  实际上,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

  已经提出过焚书的建议。

  韩非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也知道这一点,故此他在《韩非子·和氏》里写道: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

  秦国长期奉行的是法家的路线,“焚书”这项政策,也自有其思想的渊源。

  至于法家与儒家以外的人——

  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对孔子及儒家稍稍抱有些许的同情以外,他们还在担忧自己的学说。

  虽说“焚书”后面跟着的是“坑儒”。

  但是,会不会跟他们也有关系呢?比如焚书所焚的,非惟儒家一家之言?

  墨家巨子隐隐有些担忧。

  纵横家、阴阳家,隐隐有些担忧。

  庄子漫无目的地行于山中,虽然看见了天幕之上的异象,眼中却也看见了枝叶盛茂的大树。

  伐木之人,停在树的旁边。

  然而却并不砍伐这棵树。

  问之则说:“无所可用。”

  ——没什么用处啊。

  庄子感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这棵树,凭借着它的不成材而可以终享天年。而他庄周,将会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一边行走,一边施施然看向天幕。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而无肯专为。”

  “一上一下,以和为量,

  浮游乎万物之祖。”

  【据考证,“焚书”应是可靠的史实,其史料来源于《奏事》。《汉书·艺文志》里,春秋类有“《奏事》二十篇”,班固自注为:“秦时大臣奏事,及石刻名山文也。”】

  【因此《奏事》这部书,乃是有关秦王朝的可靠的官方史料。它是一部纪录秦王朝大臣奏事与名山刻石文的史料集。西汉的刘向,也曾将《奏事》著录于《七略》。】

  【司马迁在担任太史令与中书令之时,应当仔细阅读过这部书,并将其作为编撰《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基本材料之一。其中关于“焚书”记事的史料来源,应当便是这一部《奏事》。】

  【至于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当中——】

  天幕列举出各类文献记载的佐证之后,画面倏然一转,成了先前的卡通动画风格。

  动画里的这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摆酒设宴,博士们纷纷上前敬酒祝寿。

  一个卡通小人,旁边写着“仆射周青臣”。

  此人在秦始皇面前颂扬说: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

  “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