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野利乞树(1 / 2)

“再走一天就到野利乞树那里了,总算是没耽误时候。”

出了一个坳口,卫慕信手执马鞭,指着白云幽远处轻松的说道。他之所以多招人马,匆匆赶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野利部部落首领野利乞树的小儿子野利安阑将迎取细封部落首领细封完赖的小女儿。

而就在他话音刚落之际,“吆喝喝……”伴随着马蹄声,一道呼喊声从矮山处传了过来。

众人循声一看,只见一人骑在马上正挥臂跑来,见此牛大等人都暗中戒备。

卫慕信却笑道:“这人是来买东西的!过了一冬,现在正是他们缺差少盐的时候。”说话之间又有两骑分别从西北、东北方向跑来。

近了李茂德才看清这些人穿着袖口窄窄的羊皮袍子,但头发却像汉人一样结起——靠近京西防线的党项人也或多或少的汉化了一些,不禁过着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这也是为啥党项族的首领喜欢汉族人的原因,好教他们农耕。而在外观的发式上也开始模仿汉人。

后来西夏王李元昊的秃发令就是因此而发,他认为西夏人就是西夏人,要保持西夏人的古老传统。

而在李茂德观望之际,臊马儿已经迎了上去……

“叽里呱啦”一阵子之后,臊马儿顺便卖了一个他带来的汉人,再次离去时骡对前多了八匹马!

与草原上的其他民族一样,一般的党项人也没有金银,有的只是牛、羊、马、或骆驼、猪,但最多的还是牛、羊、马。

但是马匹在中原是紧俏物质,卫慕信的生意就是这样,用盐、茶、铁等物质换马,然后贩到中原去卖,一本万利。

至于那个汉人,李茂德并没有去解救,因为他很清楚,在这干戈不断之际,一般人的命运充满了无常,在中原也不一定比在草原上活的久、活的好。

……

一路斜行西北,大约过了十天,到了大黄山扁都口附近,远远向北望去,只见牛羊、马群成片、成片的散落在矮山之间,一顶顶白色的蒙古包似的帐篷耸立在矮山的高处,其中最高处有一座又大又白的帐篷,最是显眼。

李茂德估计那一定是野利部落首领野利乞树的帐篷,这是因为他知道党项族以白色为尊,以至于后来的西夏又自称“大白上国。”

果然卫慕信手执马鞭向白色帐篷一指,说道:“就是那里了,野利乞树就在那里。”

而就在他说话之间,马嘶人呼,一大群骑兵出现,为首之人五十来岁,一骑白马,身上是白色的丝绸窄袖的袍子,显得很是高贵,但头皮批散,周围结着小辫子,浓厚的络腮胡子,又显得很是狂野。

而就在李茂德观望之际,卫慕信轻轻说道:“二弟,下马。”

说罢,他先下了马。而在说话之际,那为首之人也到了众人跟前,从马上飞身而下。

随即卫慕信微微弯腰,左手五指并拢靠近左腿袍中,右手握拳与肩齐平等,向野利乞树行了一个党项族见面礼,野利乞树也是如此回应,之后野利乞树摇了摇卫慕信的肩膀,大笑道:“卫慕家的小子,我等你可等的急了,东西都带来了吗?”

“带来了,都给你注备好了。”

“哈哈哈,你小子真是精明,卫慕得都有个好儿子啊!”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