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军队军饷 129(2 / 2)

糜竺从怀中掏出一个账本,翻开念道:“三十件宫中物件,共计售出十三万五千两白银,咱们自己的东西卖了五千两白银。”

刘璋点点头说道:“拿出四万两银票给我,剩下的银票拿出两万两换成铜钱,其余的全部换成白银,兑换好的钱先放在冀县府库中。”

糜竺恭敬的说道:“喏!”然后回去在柜台拿了四万两银票交给刘璋。

刘璋继续交代道:“传信冀县加快速度,把东西制作出来,就放到这里售卖,安排人到城中宣传,就说三日后醉仙楼开始出售新式产品。”

糜竺拱手应喏,刘璋交代完后就带着几个亲兵走了,其余人都留在这里,帮糜竺看管银两,十万两虽然看着不多,可这是对于豪族和皇室来说的,如果换算成军队军饷的话,那可不是小数目啊,十万两白银足够三万正规军两月之用了。

在古代,当兵者其实大多数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生活所迫才回去当兵的;就算没有军饷也能吃得上饱饭,若是表现好得到了封赏,那可就是光宗耀祖了,能够彻底的改变穷人家贫穷的生活局面。

古代的士兵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拿军饷的。在汉朝以前,服军役大多数都是耕农义务兵,你要有杰出的表现,得到封赏入选精锐部队才能够拿到军饷,其余的兵就只是管你两顿饭。而到真正全面发放军饷的制度,是从唐朝府兵制才开始的。

普通士兵:汉代士兵通常不直接领取军饷,而是由国家提供粮食。根据居延汉简的记载,驻守边关的士兵每天需消耗四斗粮食,即一个月大约二十一斤。在执行高强度任务时,每天的粮食供应可增加两公升,即一个月增加三十斤。

中级军官:对于中级军官,如校尉月俸在六百到九百两银子之间,加上其他福利,总计约一千多两银子,在和平时期,校尉已经算是中级军官的顶层了,再上边就是中郎将,将军只有边疆驻军才会常设,或者战时才会临时任命,朝堂上的将军职位更多的是虚衔,是没有实权的。

校尉在汉朝的俸禄是月俸两千石,以一石栗米400钱左右计算,就是八百两银子,再加上各种福利,总计大概就是一千两左右。

什长的月俸钱为六百到九百钱,加上各种副食费用,总计约一千钱左右,也就是一两银子。

高级军官:不同级别的边防军官的俸禄差异较大,月俸从六百钱到一万六千钱不等。比如朝廷的四平、四征、四镇将军还有中郎将,按俸禄来说都是两千石,区别就是前边那个字是真、比、秩。

这三个阶段其实和俸禄没有多少关系,都是两千石,就是权利不同,而且平常的福利也会差很多,反正两千石这个级别,加上福利最多一个月不超过两千两白银。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汉朝军人的军饷差异较大,取决于其在军队中的职位。普通士兵主要依靠国家提供的粮食,而各级军官则有不同的俸禄和福利。

刘璋让糜竺兑换的铜钱就是给下级军官准备的,中上级军官则是直接发放白银,士兵则是发放粮食,当然了也可以发放铜钱,都是一样的,不过在这个人人都吃不饱的年代。刘璋觉得士兵们应该还是会选择粮食。

刘璋已经从冀县调拨了两万石粮食,作为大军日常食用和士兵们的军饷所用,趁着还有时间,刘璋决定进宫面圣,再给自己争取点权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