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凉州文士 110(2 / 2)

技能:算无遗策

算无遗策:贾诩智谋超群,所施之计谋不会被低于自己智谋的人看破,对低于自身计谋的人所施计策,贾诩同样不会中计。

天赋1:毒士

毒士:贾诩之谋有伤天和,他只在乎计谋能不能成功,至于是否会祸及无辜,不在他考虑之内。

天赋2:谋己

谋己:谋士三个境界:谋人、谋国、谋己,贾诩深通谋己之道,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让自己立足危墙之下。

评价:此人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请谨慎用之。

刘璋看到对方是贾诩的时候都吓了一跳,第一反应是杀掉对方,这可不是什么好货啊,如果你没有刘备的仁德,曹操的人格魅力,孙权的狡黠,你如果觉得自己控制不了他,最好还是杀了他。

如果让刘璋来评价他的话,那就是大汉朝的掘墓者!如此评价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历史上的贾诩,也是凉州武威郡人士,第一次出场是在董卓手下做事,不知是贾诩不看好董卓,不愿意出谋划策,还是董卓的女婿李儒嫉妒贾诩的才能,没有推荐他,这些不得而知,反正贾诩在董卓手下就是摸鱼的。

董卓死了以后,他的部将李傕(jue)与郭汜害怕受到牵连想投降朝廷,当时掌权的司徒王允坚决不接受,这个王允就是用貂蝉,对董卓和吕布施展美人计的王允。

李傕和郭汜惶恐不安,想解散军队逃往凉州,贾诩一听就不答应了,你俩四不四傻?你手里没兵,在这乱世还不是,你为鱼肉人为刀俎?到时候人家要处死你,你都没得选择了,既然这朝廷不要咱们,那咱们就打进长安城,让小皇帝封你们个大将军做做。

两人一听有道理啊,那还等什么?马上像打了鸡血一样,冲向长安城,西凉军本来就有二十多万人,当时地位最高的就是董卓的女婿牛辅、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几人。

牛辅死了,张济不想做出头鸟,樊稠为人还算比较正直,李傕和郭汜收拢了西凉军大部分人马,足有近十万人,浩浩荡荡的杀向长安城。

吕布仓皇应战,奈何寡不敌众,最后大败逃出长安向兖州而去,长安城被李傕和郭汜得到了,这两人控制了长安城,那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连朝廷得大臣那也是想杀就杀,没有人敢阻拦,阻拦的都下去陪汉灵帝了。

最后这两人为了独掌大权,开始抢皇帝,最后在战乱中,一人抢了皇帝,另一人抢了百官,两人针锋相对,是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长安城都快被两人打成废墟了,张济和樊稠来劝架都不管用。

贾诩一看,这两人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外边那么多敌人,你俩还斗的你死我活的,关键这两人菜就算了,还他妈不听话,这谁带的动?让你去保护输出,你自己跑去清线,还被对方抓了,这谁能带的动?

最后贾诩找了个借口溜走了,投靠了张济之侄张绣,此时张济已经死了,他的部曲被张绣接管了,贾诩让张绣占据宛城,坐山观虎斗,最后谁赢就听谁的。

张绣和那几个货可不一样,武力值不低,统兵有方,虽然政治水平低点,但是人家听话啊,对贾诩是言听计从。

最后曹操接到了汉献帝,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宛城和曹操的都城许昌离得不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曹操带兵攻打宛城,贾诩自知张绣不是对手,劝他投降曹操,张绣也很听话,直接投降了。

没想到曹操好人妻的毛病又犯了,看上了张绣的婶婶邹氏,也不知道这邹氏到底有多好看,然后曹操就把人家睡了。

这张绣能忍?然后在贾诩的策划下,来了个兵变,最后宛城一战,曹操付出了保镖头子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明三人的姓名,才逃出宛城。

曹操吃了这么大的亏,能善罢甘休吗?集结兵马继续攻打宛城,贾诩一个骚操作。劝张绣再次投降,而且张绣还听了,曹操为了安抚降将也没有杀张绣。只是缴了他的兵权。

贾诩摇身一变成了曹操的谋士,从此开启了摸鱼模式,你不问我我就不说话,你问急了我就吱一声,反正意见我提了,听不听得随你。

贾诩更是在立储之事上暗中助了曹丕一把,曹丕上位后,更是把贾诩引为心腹,登基以后更是封贾诩做了太尉,据说贾诩死的时候都八十多了,绝对的寿终正寝啊。

就说放眼三国所有文臣武将,除了司马老贼,谁能活过贾诩?而且还那么受尊敬,被两代君主引为心腹,贾诩可以说把谋己做到了极致。

就这样一个人,刘璋敢用吗?如果不是贾诩撺掇李傕郭汜造反,大汉朝也不会衰败的那样快,贾诩此举不但是把大汉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撕下来,更是在脚底狠狠踩了几脚,让世人知道,原来天子也没有多么可怕,也可以沦为玩物。

刘璋对这种没底线的人敬而远之,不过刘璋后来想通了,自己拥有系统在手,还能明确知道历史走向,这都拿捏不住贾诩,还谈什么一统天下,对战群雄?

谋己?那就用你自己的生命来做担保吧,看你出不出主意,不出主意留着你干啥?浪费米饭,直接砍了,刘璋见了贾诩,听对方说了凉州的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并没有和贾诩详谈过,如今诸事已定,是该好好谈谈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