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朝会上 86(2 / 2)

几人又商量片刻,约定好明天在朝堂上如何行事后,纷纷告辞离去,刘焉父子把几人送到大门外,看着几人坐车离去,刘璋也告别了父亲,独自回到府邸,忙碌了几天,刘璋直感觉到身心疲惫。

事事都得自己亲为,着实有点招架不住,可又没办法,戏志才虽然稳重,可毕竟没有经验,现在也只是磨练期,离大成还有一段时间,而且戏志才精与政务,在谋略上不是很擅长。

要说擅长,那还得是李善长才擅长,呃……串台了,郭嘉精于谋略,可年纪太小,要想发挥作用还得几年才行,得给自己找个秘书才行,谁合适呢?刘璋以手拄着下巴,陷入沉思,好像没合适的人,要不就是世家子弟,要不就是还没出山。

对世家子弟,刘璋是很反感的,因为他们牵扯到身后利益,对君主不会一心一意,而且世家历来讲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刘璋最深痛恶绝的。

可是世家又不能不结交,这是前期打天下的基础,还是得提前物色才行啊,咦!刘璋突然想到两个人,荀彧和荀攸,这叔侄俩好像不错啊?

历史上的荀彧一直是曹老板的头号文臣,荀攸在郭嘉死后也成为了曹老板的谋主,可见这两人那是相当的大才啊,曹老板都能招募到,没道理自己招募不到啊,自己的身份地位可比曹老板高多了。

有了人选就好办了,俗话说得好:只要锄头舞的好,没有墙头挖不到,自己还就不信了,一个小小的荀家叔侄自己还拿捏不住?那以后如何拿捏天下世家?

刘璋在糜环的服侍下洗漱完毕,然后美滋滋的去睡觉了,明天还有正事,不敢乱来,这可是牵扯到自身利益的大事,不能马虎,刘璋很快陷入了梦乡之中。

一夜无话,第二天刘璋早早起来,在糜环的服侍下穿戴整齐,胡乱吃了两口,不敢多吃,怕到时候在大殿上想出恭可咋整?

未央宫

刘宏睡眼惺忪的坐在高台上的龙椅上,在一阵阵的山呼万岁中,他抬了抬眼皮,向张让使了个眼色,张让心领神会,来到高台中央,操着公鸭嗓子喊道。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大殿中静悄悄的,正当张让想喊退朝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刘宏皱皱眉头,这他妈谁呀?一点眼力见都没,没看到朕还没睡醒,想回去睡个回笼觉吗?

刘宏心情很差,谁早上五点钟被人强制开机,拉过来上班心情会好?刘宏定睛看去。

都?刘璋?看到出列的是刘璋,刘宏马上就清醒了,这可是皇室为数不多人品与道德同在,智力与武力都在线的人才啊,不得不重视。

刘璋看着刘璋问道:“是季玉啊?你有何事禀报?”

刘璋恭敬的说道:“启奏陛下!前日正逢太后寿辰,臣在宫中为太后祝寿,谁曾想竟然有人暗中串通山贼,聚集起近五万山贼,夜袭冀县。”

说到这里,刘璋从袖子里拿出奏章,然后继续说道:“事情详细经过,臣服写到奏章中了,请陛下御览。”

说完身子一躬,双手举着奏章举过头顶,静静的等待着,上首的刘宏已经被刘璋所说的消息镇住了,朕还不到三十,想来还没到耳聋眼花的地步吧?刚刚听到了什么?有人串通山贼,聚集五万之众,夜袭冀县?

堂堂大汉朝,京师之地天子脚下,竟然出现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来,怎能不让他震惊?他一直以为这个大汉朝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没想到竟然出现如此大事,而自己竟然毫不知情。

刘宏越想越气,张让早已经从刘璋手中接过奏章,一路小跑到刘宏身边,看着刘宏铁青的脸,张让小心翼翼的把奏章递过去。

刘宏接过奏章,细细观看,刚开始眉头紧皱,随着时间推移,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到最后放声大笑。

“好!好!好!季玉干的很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刘宏先是对刘璋一阵夸奖,这件事虽然很恶劣,但是刘璋的处理可圈可点,把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处,这是让他满意的地方。

紧接着刘宏脸色一变,看着朝臣们一字一句的说道:“可是这件事情让朕很是痛心,曾几何时,我大汉朝已经糜烂到如此地步?被数万山贼打到家门口了,如果不是刘璋上奏,朕还丝毫不知,尔等都是饭桶吗?”

刘宏怒火三丈,大声斥责着朝臣们,朝臣们眼观鼻鼻观心的承受着刘宏的口水洗礼,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存着看热闹的心态,毕竟这件事和他们得关系不大,该害怕的应该是那些司隶地区的官员才是。

果然,刘宏大骂了一通后,火气稍稍降低了点,然后开始问罪,先是河南尹刘佑,河南尹刚开始是由何进担任,后来灵帝重用何进,把何进掉到了军方,河南尹的位置就空了出来,灵帝便安排同为宗室又属于保皇一派的刘佑担任,河南尹和司隶校尉的位置同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