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后续处理 81(1 / 2)

待天亮之时,冀县已经恢复了平静,所有俘虏都被关押在东西两座大营中,徐晃还往两座大营中,各加派了一千士兵协助看管俘虏,至于那些头领则被关押在城主府中,等刘璋回来定夺。

天一亮,徐晃马上让亲兵前往洛阳城给刘璋送信,出现这么大的事,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呢,一定得刘璋坐镇才行。

重骑兵和重甲兵已经回到藏兵谷,这个不能被人发现,要不然麻烦就大了,这也是徐晃不太原因动用这支秘密武器的原因,一旦被发现,影响太恶劣了。

新训练的五千士兵没有再回藏兵谷,徐晃让他们去驻守城墙,维持秩序,分往两座大营的两千士兵,也是从新兵中挑选出来的。

昨天的攻防战,虽然时间不长,可是损失并不小,外城总共投入六曲三千人驻守,战死的有一千人,受伤的也有近千人,剩下的只是受伤不重而已,完好无损的真没几个,徐晃让他们全部都去养伤,没有什么训练方式比战争更管用了,经此一役,只要能活下来再重新归队的士兵,都将是军队里的中流砥柱,和新兵的待遇都不一样了。

损失惨重的同时,缴获也同样可观,昨晚袭击的山贼总共加起来近五万人,袭击东西大营的贼兵有一万人,战死的有两千多,伤兵三千多,完好无损的只有四千人。

进攻冀县的是主力部队,有三万多人,战死的有八千人,伤兵上万,完好无损的有一万五千左右,这其中有一支两千多人的部队,很是训练有素,就是邓宪的嫡系部队,由此可见这邓宪也是个能人啊。

说是俘虏营,还不如说是伤兵营,受伤的士兵加起来一万多人了,可想而知这么多伤兵聚集在一起,多么可怕的场面啊,救治?怎么救治?冀县也没这么多郎中啊,就是有郎中也是先救治冀县的守军才是,至于这些俘虏,那都是随便包扎一下了事,能活过来那是你命硬,活不过来那说明你命中有此一劫,就别挣扎了,安心的去吧。

冀县守军阴险的用金汁对付敌人。这导致更加救不活了,估计这一万多伤兵,能活过来的有五千都不少了,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没办法。

缴获马匹一百多匹,兵器就不算了,足有好几万,铠甲上万套,皮甲也有几千套,还有一千多张长弓和几千支箭。

最最重要的物资是粮食,据邓宪所说,他们幕后人给提供了大量粮食,在离冀县十里处的一处山谷中,藏有十万石粮食,这些粮食足够五万人两三个月之用。

要知道在大汉朝,哪怕是士兵,一天也只吃两顿,一人一天也就是三斤粮食,三斤多吗?放在后世当然多,可这是大汉朝啊,士兵没有油水拿什么抵抗?普通士兵也就是吃馒头,再喝点野菜熬制的汤,三斤粮食才多少热量啊。

一人一天三斤,五万人一天就是十五万斤,一旦粮食大概等于一百二十斤,五万人一天就是一千二百五十石粮食,一个月就是近四万石粮食,十万石粮食也就勉强够五万人吃上三个月了。

这哪是粮食?对于冀县来说,这就是泼天的富贵啊,冀县缺什么?什么都缺。最缺的就是粮食,十几万人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

刘璋既然承诺管饱饭,就不能言而无信,他卖酒的利润全部买了粮食,张让每次送来的酿酒粮食,其数目都是刘璋虚报的,没办法啊,十几万张嘴等着他养活呢,不虚报咋办?

哪怕是有刘璋的不断购粮,还有张让的输送。还有糜竺不断从各地调集粮食,也只是勉强够城中居民食用而已。

主要原因不是没有钱,而是粮食运送不过来,洛水结冰,导致只能从陆地运送。这大大增加了运送成本不说,速度上也跟不上。

再加上司隶周边三州也爆发了大灾,导致运送更加困难,最近洛阳城的粮价都开始提升了,就这还是有价无市。

刘璋把戏志才送到冀县,然后自己做个甩手掌柜,把戏志才愁的一天都睡不着觉,听闻还有这么多粮食存在,戏志才哪顾得上其他,让徐晃马上出兵先把藏的粮食运回来。

这也是怕夜长梦多啊,朝廷如今还没得到消息,等得到消息再开始讨论,最后派人来查,这都需要时间。他们打的就是时间差,一旦朝廷插手,那这些粮食还能是他们得了?

再者说了,谁能保证幕后黑手不对这批粮食出手?就算不拿,那直接烧了也行啊,到时候死无对证,你能怎么办?所以一定要马上去办!

徐晃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亲自带领没有受伤的一千老兵再加一千新兵,还有五千多百姓,城中能用的大车全部征集了过来,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至于邓宪所说的幕后黑手是谁?那他没有说,而是表示得刘璋回来才能说,意思就是这些人没资格知道,谁知道自己说了以后,他们会不会怕得罪对方而把自己噶了。

徐晃带着人马走了,留下戏志才主持冀县事务。

袁先生等了好久,不见山贼回来,派人前去查看,没想到冀县静悄悄的,只有战斗残留的痕迹,却没有发现山贼。

袁先生实在想不明白,这小小冀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五万大军凭空消失了?除了被冀县守军打败之外,袁先生想不到别的可能了,无奈只好先回去,跟主家汇报下情况,这次事情没有办成,他估计少不了要吃瓜落。

甘泉宫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