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冀县遇袭 76(2 / 2)

袁先生最后又叮嘱道:“诸位!袁公子出钱出粮出兵器的供养你们这么久,如今是报答袁公子的时候了,此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有谁蛇鼠两端,袁公子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众人都纷纷表忠心,袁先生又叮嘱了几句,然后拔出佩剑大声喊道:“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诸位出发吧,我在这里等着你们得好消息。”

众山贼头领纷纷下山,带领各自兵马向冀县而去,裴寨主带领五千人杀向张固城的驻军营地,周寨主带领五千人杀向段俊所部驻军营地,那位很儒雅的邓寨主则是带着剩下的三万多人浩浩荡荡的杀向冀县城墙。

这些人虽然看上去乱哄哄的,打仗毫无章法,可装备却极其精良,每支部队起码有三分之一都穿着铠甲,要知道在大汉边军里,着甲率超过三分之一的都算是精锐了,一群山贼而已,何德何能有这么精良的装备?

待山贼们走后,又有几个人来到山坡上,一个年轻武士带着七八个侍卫来到中年书生身边,恭敬的施了一礼。

“先生!”

中年书生点点头:“可准备妥当?”

青年回道:“一切都按照先生的意思准备妥当。”

中年书生看着远处乱哄哄的贼兵,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哪怕再给他们提供装备武器,也注定成不了大事。”

青年奇怪的问道:“先生是说他们攻不破冀县?”

中年书生摇摇头:“不一定,能攻破最好,等他们凯旋而归就把他们都处理了,不能留下证据,如果攻不下冀县,我让你准备的后手就是断后用的。”

青年佩服的说道:“先生高瞻远瞩,属下佩服,不过属下还有一事不明。”

中年书生回道:“何事?”

青年问道:“这冀县不过就是一群难民而已,能成何事?为何公子要如此大费周章?”

中年书生哈哈大笑:“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可知这冀县是谁的?”

青年疑惑的说道:“不是刘焉之一刘璋的吗?”

中年书生点点头:“知道就好,这刘璋短短两月之间就在城外聚集了十几万难民,还自筹钱粮救济灾民,可想而知他在灾民中的威望有多高?以司隶三州聚集难民的速度来说,将来这里会不会聚集起几十万人?今天能成为冀县,将来未尝不能成为冀郡,还是个特设郡城,又离京城如此之近,一旦生出事端,谁能不怕?”

青年听的点点头,表示懂了,中年书生又解释道:“如果这刘璋只是普通身份也就罢了,他有再高成就,最后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可他先是拜两位大儒为师,还是宗正刘焉的儿子,据说还将求娶蔡邕的女儿为妻,如今更是深得圣眷,假以时日圣眷更隆,必然成为公子的心腹大患啊。”

青年了然:“这就是公子让咱们煽动山贼的原因?”

中年书生有心培养他,叱道:“胡说八道,怎么能说是煽动呢?三州大灾,聚集了几十万难民,这些山贼哪来的?不就是从难民中来的吗?公子只是提供了微薄的帮助,又在山贼快断粮的时候,不小心透露出冀县有大量粮食的消息而已,从来没有煽动一事,你可明白?”

青年内心冷笑,但面上还是恭敬的回道:“多谢先生教导,属下明白了。”

看到青年明白了,中年书生满意的点点头,孺子可教也,他本是袁府门客,更是袁绍的头号智囊,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出城办事,碰到了快饿死的青年,然后救了下来。

据青年所说,他本是雍州一个小县城的寒士,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小世家中,幼时也曾学文习武,可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先是父亲得病而亡,母亲郁郁寡欢下,也撒手人寰,一个孤儿如何能守得住家业?

先是被同宗的人夺去家业,又被人诬陷打入大牢,最后散尽家财才出来的,又逢雍州大旱,他孤身一人如何生活?只好跟随难民潮前往司隶,眼瞅着冀县在望,身体却撑不住,饿晕在路边,然后被中年书生救了起来。

看着眼前中年书生的背影,青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