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史义子义 70(2 / 2)

终于,就在刘璋快睡着的时候,念到了他的名字。

“司隶赈灾使刘璋上前!”

听着张让的公鸭嗓子,刘璋打了个激灵,赶紧摇摇脑袋让自己清醒点,然后在众人的注目礼中,走了上去。

众人也很是好奇,这个最近在洛阳城传的沸沸扬扬的刘璋到底是什么模样,一看之下,不禁暗自点头,倒是长的一表人才,不过这岁数是不是有点太小了?不知道加冠了没有。

刘璋走到台阶下,也不敢抬头向上看,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大声喊道。

“臣刘璋祝贺太后,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臣代城外十万难民,谢过太后和陛下的恩德,献上万名表一幅,祝太后万寿无疆!”

说罢,刘璋把背后背着的长匣子拿出来,双手奉上。

坐在上首的刘宏和董太后,听到万名表这个名字不禁相视一眼,作为最高掌权者的他们,最在乎什么?当然是名声了,这万名表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连何后都睁大了眼睛,意味深长的看了刘璋一眼,眼里露出一丝笑意:有意思的小家伙。

董太后笑道:“这孩子真是有心了,这是谁家孩子?怎么这般小?”

刘宏笑道:“母后有所不知,这是宗正刘焉刘皇叔之子,别看他年纪不大,本事却不小,城外十几万难民,都是他自掏腰包以朝廷名义救济的,朕还听闻他小小年纪,就已经作了好几首传世佳作,更是被卢大人和蔡大人看中,收为高足,听让父说。这席上的美酒还是他酿制的呢,母后待会可要多喝几杯。”

董太后听到刘璋竟然小小年纪,就做了这么多事,最难得的是,他还是皇室成员,还不图名利,这种人,哪个掌权者不喜欢?

董太后笑道:“没想到我皇室中还有如此人才,陛下当赏赐才是。”

一听到赏赐,刘宏就头疼。刘璋这么小的年纪,升官不太好,再说他父亲还是九卿之一,再给他升官,一门双贵可不是什么好事,总不能让刘焉提前退休吧?

正在刘宏为难之际,张让凑到刘宏耳边轻轻耳语了几句,刘宏听后眼睛一亮,对着刘璋说道:“刘爱卿请起,抬起头来。让朕看看名满京城的大才子长什么样?”

“喏!”刘璋站起身来,抬头向上边坐着的两人看去,匆匆瞥了一眼,刘璋赶紧低下头,一直注视着皇帝可是不礼貌的行为。

刘宏看着都不到三十岁,长的倒是挺清秀的,不过一看就是纵欲过度的人。两个黑眼圈,厚厚的眼袋,说他是四十岁,刘璋也信,董太后倒是长的很富态。一脸慈祥。

刘璋不知道他是不是眼花了,刚才好像看到何后对他眨了眨眼睛,这臭女人是真能作死啊,你老公还在台上呢,台下还有这么多文武百官,你就敢在那里眉来眼去。

刘宏又继续问道:“刘爱卿!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提,能办到的朕一定答应你。”

刘璋又往上边看了一眼,发现站在刘宏身后的张让正在给他使眼色,左手拇指和食指做了个捏搓的动作,然后摇摇头,刘璋点头表示明白,就是不能提钱呗。

刘璋拱手道:“启禀陛下!城外如今已经聚集了超过十万之数的难民,靠微臣一人忙不过来,臣府上有批门客,都是他们在帮臣做事,臣恳请陛下能赏赐几个官位,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也不好管理难民,一切俸禄由微臣支付。”

刘宏一听还有这好事?给几个官职就行?而且还不用给俸禄?刘宏简直想大笑三声,大汉的官员要是都和刘璋一样该多好啊,唉!满朝上下,衮衮诸公,多是酒囊饭袋啊,不知道为朕分忧,就知道要钱,朕的钱也是卖官来的,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fake!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