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庄园大变 64(1 / 2)

两人坐着马车一路来到城外,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们。

入目所及的是一座修筑到一半的城墙,城墙两米多高,三百多米长,如同一条巨龙匍匐在那里,让人望而生畏。

城外还有开设的粥铺和简易的房屋,以供赶来的难民居住,城处还有驻军驻扎,在外城的南北两端各有一支驻军,和庄园成犄角之势,相互协防。

提前预留好的城门洞口也有士兵站岗,检查的很是仔细。

城内整齐的街道,排列有序的民居,还有正在建设的坊市,城墙的施工也被分成几段,工地上人虽多,却杂而不乱,一切显得那么井井有条。

对于两位才子的到来,老管家刘和给予极大的热情,可怜他以前只是个几百人府邸的管家,何曾管理过这么多人?如今这十几万人,他哪里管的过来哦。

没听错,如今庄园不算城外临时据点的难民,就单单城内就聚集超过十万人口,作为大汉帝都,全国最繁华的城市洛阳,也不过百万之众而已,可想而知十万人得有多少?说是个超级大县都不为过,和一些小一点的郡城人口都不相上下了,而且每天都在增加,算上城外临时聚集点,还有不断赶来的难民,到年关时候,估计都会突破十五万之数。

老管家刘和一天早出晚归,每天累的半死,还管理的一塌糊涂,要不是刘璋实在无人可用,也不会赶鸭子上架般的让老管家上任,老管家时常站在城头望着洛阳方向,也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命回到洛阳,按这个强度劳作下去,怕是连这个年都过不了。

如今的城外庄园可不是刘璋当初刚来的时候了,刘璋几天没在,已经大变样了,首先是人口的增加,徐晃根据刘璋的指示,派出斥候通报司隶周边三州之地,让那里的难民能知道,朝廷并没有彻底抛弃他们,而是有这么个地方作为救灾之用,至于能不能赶过去就看他们得造化了。

三州是指和洛阳紧挨着的雍州、兖(yan)州、豫州之地。这三州也是最近几年灾荒最严重的区域,常驻难民达几十万之多。

朝廷无力赈灾,地方上拿什么赈灾?拿刺史的人头吗?朝廷国库空虚拨不出钱来,地方上世家豪族倒是有钱,可大家的钱都是经过几代人剥削而来的,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给官府?

再者说了,这大汉朝乱不乱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城外有邬堡有庄园,主要人物都住在城中,难民就是再暴动也威胁不到他们,他们慌什么。

就大汉朝廷的信誉程度来讲,借贷给官府无异于肉包子打狗啊,谁敢借?那这么多人咋办?咋办?凉拌,有粮就救济点,没有就自己想办法,反正不能进城,也不能放出三州之地。

你说放进司隶?三州刺史的官做不做了?脑袋要不要了?几十万难民冲击司隶,没有吃的,他们冲击京城怎么办?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现在有个傻缺自掏腰包赈灾,三州刺史那是睡着都能笑醒啊,你竟然敢做世人独醉你独醒的事,那必然支持!大力支持!想赈灾还不好说?三州之地什么都不多,就踏马灾民多,全部送过去,走不动的官府派马车给送去,实在不行,背都给你背过去,救灾的粮食没有,这赶路的粮食凑一凑还是能有的,俗话说的好:这粮食就和那个啥沟一样,挤一挤总会有的嘛。

还不够?赶紧去问问谁家还有过的比较困难的,赶紧都送去,就你家里那三亩薄田守着干什么?去了司隶人家管吃管住还给钱,还不赶紧走?不走?信不信我大耳刮子抽你。

就这样还不够,三州刺史还给皇帝上表,对着刘璋就是一顿大夸特夸,反正说几句好话而已,又不要钱,干啥不说,这种好事,出力是别人的,政绩是自己的,就是出了问题,也有刘璋背锅,何乐而不为?

幸亏三州加起来二十多个郡,距离司隶有远有近,不是一股脑都冲过来的,这才让庄园有足够的时间接收下他们,要不然估计得扎窝了。

难民越聚越多,从刚开始的每天几百人,一千来人,到现在每天最少三五千人,后边还有源源不断的人赶来,糜竺都快破产了,刘璋把酒水售出的钱财全部买成粮食和布匹,才没有让城外庄园断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