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事不妙 41(1 / 2)

安排完事情,就到了拼酒环节,论起喝酒,军中的汉子可没服过谁,一个个喝的面红耳赤的,刘璋由于糜环的事,现在对喝酒是敬而远之,实在推脱不了的才喝几杯,也就属于浅尝而止的阶段。

众人一直喝到后半夜才散了,刘璋安排他们到客房住下,聚一次不容易啊,下次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还不知道到何时了,就是这次都有好几个人没参加,乐进带着几个副手去新郑了,糜竺也回徐州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刘璋起来洗漱了一下,发现其余人都起来了,段俊和张固城前来请辞,刘璋让他们回去等候换防消息,然后让徐晃去库房拿些过冬物资给两人带上,换防的事不急,人可不能冻着了,好不容易忽悠到的,还没用呢就没了,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庄园的建设在稳步推进中,难民每天最少增加一千人,城墙的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如今正面的城墙已经基本上完工,开始向着两边延伸,一直和后山的山体连接上为止。

如此多的人,消耗的物资是海量的,糜竺联合其他几大商行,一起往庄园运送着,刘璋是来者不拒,过冬物资准备上几万套就够了,主要是粮食,粮食可是最重要的物资了,酿酒要用,人也要吃,以后估计还有战马,战马也得吃,刘璋从来不嫌粮食多,如此低价格的粮食可没有几年了,到时候天下大乱,粮食价格暴涨,粮食也将成为硬通货。

刘璋给父亲刘焉写了一封信,如今庄园人口暴增,得有个合法的身份才行,毕竟他现在还是白身,收留几千人还说的过去,收留几万人可就不行了。

酿酒已经开始第二批粮食发酵了,刘和的意思是再急也不在这几天,等第一批酒酿成以后,再弄第二批不迟,刘璋嗤之以鼻,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啊,再说了,系统出品,必属精品,怕什么,照着上面记载的来就是了,天塌了不是还有糜竺顶着?

糜竺: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

第二天天快黑的时候,乐进终于回来了,刘璋听到消息,赶紧跑到城门口迎接,城门洞是留出来了,城门还没安上呢。

外边黑压压的一片,根本望不到头,刘璋登上城墙向远处看去,吓了一跳,知道的以为乐进去接难民了,不知道的还以为难民冲击城池呢。

人真的是太多了,人山人海的,远处的看不清,近处的看的刘璋直乐。

只见所有的大车上都坐满了妇孺,小的走不动道的,挺着大肚子的孕妇、还有走不动道的老人,大车两边是黑压压的人群,都是健壮的妇人,或者精壮的汉子,他们也不是空手,有的拿着家里的旧物件,有的背着粮食,还有的牵扯牛羊,最扯的是还看到有赶着鸡鸭等家禽的。

就连派出去的士兵,除了明卫还操持着队形之外,其余新兵都是背着孩童、拿着粮食,搀着老人,看的刘璋满脑袋黑线,乐进这是干什么?移民?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乐进,还有他带去的十几个骑兵,此时的他们都是步行着,马匹上不是驮着人,就是驮着粮食。

发现了乐进以后,刘璋赶紧下了城墙来到乐进身前,乐进看见刘璋,很是骄傲,昂着头对刘璋说道:“主公!末将幸不辱命,把难民都给你带了回来。”

刘璋狠狠的盯着他,人太多,他也不好直接教训乐进,对徐晃和刘和说道:“公明!你赶紧把他们都带进去,吃住都安排好,没有住的地方就让其余人全部停下来,先修房子。刘伯!你统计一下总共带回来多少人。”

两人领命,赶紧去安排人手。

刘璋说完往乐进屁股上踢了一脚:“你跟我过来。”

乐进揉揉屁股,不知道哪里做错了,是按主公所交代的去做的啊,他不是说有多少带多少吗?

刘璋气呼呼的往偏院走去,乐进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一般,耷拉着脑袋跟在后边,也不敢吭声。

刘璋是真有点生气了,乐进不是古之名将吗?咋一点军事常识都没有?看来等城墙修好之后,得开始授课了,本来想让卢植顺便把徐晃和乐进教导一下,可庄园人口越来越多,高层严重短缺,就连自己的护卫都派出去了,更别说是像徐晃这种顶梁柱了,那是一下都不敢让他离位啊,要不然自己不得忙死,看来还得找几个文人才行。

随着庄园不断扩建,人口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城市,等酒水开始出售以后,先把周围的土地圈起来,到时候这里就是一座没有被朝廷所认可的卫城了。

看来这件事情也得提上日程了,要办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可管理人员却严重不足啊。

来到偏院,刘璋推开书房的门走了进去,乐进站在门口磨磨蹭蹭的不想进去。

刘璋气急,吼道:“滚进来!”

乐进被吼的一哆嗦,战战兢兢的走进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