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汉末物价 33(2 / 2)

不一会门口就进来一人,身后还跟着掌柜的,来人头戴方巾,身穿锦袍,三十岁上下年纪,面貌很是富态,看着让人不禁觉得有些矛盾,他到底是文士还是商贾?

来人一进门就是一个鞠躬:“在下徐州糜竺见过公子,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糜竺?徐州糜家?怪不得呢,汉末四大商贾之家,果然生意做的很大啊。

刘璋回了一礼:“在下刘璋。”

糜竺惊讶的抬起头说道:“可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宗正公子?同时拜卢大人和蔡大人为师的刘璋刘季玉?”

刘璋笑道:“运气而已,承蒙卢师和蔡师看重,小小薄名不足挂齿。”

糜竺笑道:“季玉此言差矣,要知道运气有时候比才华更重要啊。季玉估计还不知晓吧?你的名声如今已经传遍了京城,你所作的《咏梅》《出塞》已经在世林界广为流传,听说前段时间季玉还为蔡府千金作了一首《关雎》?如今都已经在京城的千金夫人之间传遍了,不知可有其事?”

刘璋都被惊呆了,不是,当时作诗只有自己和蔡琰在场,谁传出去的?蔡琰估计也不会做这种事啊?这些人也太八卦了吧?这让刘璋以后怎么面对蔡老头?

刘璋尴尬的笑道:“谣传!一定是谣传!”

糜竺看着刘璋吃瘪的样子,不禁暗暗好笑:“季玉不用如此,自古英雄爱美人,这有何不能说的?”

看刘璋搁那扣三室一厅呢,糜竺岔开话题:“季玉可知晓你最让我敬佩的在哪里吗?”

刘璋疑惑的看着他:“糜兄请讲。”

糜竺站起身来看着窗外:“要说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人,为兄也不是没见过,可如此有才的人,不想着在世林界出名,竟然跑到城外庄园去做救济灾民的事情,自身没有钱财,更是把酿酒之术奉献出来,以换取银钱继续救济灾民,真是令我汗颜啊。”

刘璋眨眨眼,其实也没有那么高尚啦,你这都说的我不好意思了,刘璋笑道:“糜兄真是太抬举我了,我辈读书人不就是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既然有此能力,为何不为之?”

糜竺哈哈大笑:“好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这样一说,倒显得为兄为富不仁了。”

刘璋赶紧说道:“糜兄误会了。我没这个意思,我的意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