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诸事皆顺 83(2 / 2)

行政部进行了细致的筹备,大到舞台搭建小到音响管理都做了备案。还花了价钱联系了几个工厂的宣传队,准备在开业典礼上演出。

服装厂的事还没有没有眉目, 联系给培训学员做服装时,通过滕顺等人了解到,这个原来以生产劳保用品为主的服装厂,这两年订单大幅减少。厂子里很不景气,工人都发不出工资了。本来陆帆打算收购给公司做服装的曙光服装厂,这样省下不少环节。

陆帆让人摸了底,曙光服装厂的情况朝不保夕,不但发不出工资,还欠了几十万的原材料款。可从上到下,不管是服装厂的干部、工人,还是主管服装厂的相关部门都没有破产的意识,更别说被收购了。

陆帆仔细回想了一下,上一世全国第一家破产的国营企业是沈城的防爆器械厂没有错,破产的时间也就是这两年,可具体时间记不清了。调查一下,现在这家厂子还在,说明时间还没有到。

本想借着防爆器材厂破产的影响,收购曙光服装厂,可看来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陆帆没有着急,打算另寻它途。

家具厂选址的事情,丛晓曼等人和松山市的相关部门进行了初步接触,松山市很有诚意,给出了一些招商的优惠条件。希望十二月中旬前能签订投资协议。

丛晓曼是沈梦楠新聘任的秘书,人很精明干练。她一再表明了投资建厂的意图,又借口公司领导忙,一拖再拖,没有让沈梦楠最终出场。她看出来松山市领导年底前急于要政绩的心理,想为公司多获得一些优惠。

从快餐城回公司的车上,沈梦楠和陆帆说起了此事。司机陈福不是外人,谈事不用背着他。

“梦楠姐,松山建厂的事不用再拖了,夜长梦多。正好快餐城开业前还有几天时间,去做最后的谈判吧,年前正是签约的好时机。”

陆帆提醒道。

“好的,也到火候了,你将来真要在那荒山野岭上建个集散中心?”

沈梦楠从车靠背上抬起头,眼睛盯着陆帆。

“嗯,为咱俩的家乡做贡献,让那片土地上的人多点谋生的手段。不过,我说过那是两年后的事情了。谈判的时候除了先期投资的200万元不能追加外,其他的尽管画大饼。”

三巨头前几天沟通时,陆帆提出了两年后,要以家具厂为依托,在周围一万多亩的相对平整的荒丘上,建立一个家具、木材、土特产品、农副产品、中药材等交易中心。而且要再建几个厂子,对土特产等进行深加工。远期可以投资一亿元。

“可是,咱们两年后真的能拿出一亿元以上的资金?我不像丛晓曼,她是天生的谈判高手,谈判时说谎眼睛都不眨,我说谎心虚,话就不硬气。”

沈梦楠知道一帆东来商贸很赚钱,发展势头也很好,将来的食为天餐饮效益也一定好,可一亿元的资金还是太遥远,她相信陆帆,但实在搞不清陆帆哪来的自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