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才人所 63(1 / 1)

掖庭宫中,一个老太监守在武媚娘居住的才人所外。原本武媚娘深得圣眷的时候是住在大明宫或太极宫立政殿的,在宫中的地位不是嫔妃但胜似嫔妃,但如今一朝回到才人所,光环尽褪,就是脱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不仅备受冷落,而且来自其余宫人的欺凌更为严重,以至于昏厥之后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更不要提热水热饭。老太监也只是来问话的,压根不在乎武媚娘的死活,反而武媚娘要是真的死了,他也就有了一个答案。

一个女官医在屋子里给武媚娘施针。圣意焦急,由不得她徐徐图之,如今她只能激发武媚娘的本源潜力,刺激她快速苏醒。直接从百会穴入针,十宣、曲池、大椎、水沟、太冲、行间、四缝放血,十宣再放血。可怜武媚娘葱白玉指被二十根针扎得鲜血淋漓,在剧痛的刺激下终于缓缓醒来。女医官见状开始撤针,每一针的撤出都伴随着剧痛,武媚娘在床上发出了阵阵惨叫。

老太监见里面有了动静,就快步走入屋内,示意女官医暂缓撤针。女官医行了一礼便退到了一边,虽然她在宫内地位不低,但这种天子近前的人,她也得罪不起。

“武才人,能回话吗?”居高临下的语气,对面前那个头上扎针手上流血的女子毫无同情之心。在他眼里,武媚娘就是个废了的才人,没有半点价值。

武媚娘艰难地点了点头,头上的针一阵颤动让她痛不欲生。

“陛下有句话让咱家问问你。若陛下驾崩之后,你当如何?”

不假思索,武媚娘艰难地回答道:“青灯古佛,了此残生。”说罢,便把眼睛闭上,两行清泪滑落,不知是痛的,还是痛的。

依前朝旧例,皇帝驾崩后妃嫔是不用殉葬的,会被安排去寺院出家为尼,由寺院掌院师太进行看管。本朝高祖皇帝是前朝旧臣,所以很多律法规矩都沿用了前朝的旧制。

“哼!……”这个女人最后一丝价值都没有了,老太监拂尘一挥,赶去立政殿回话。女官医则继续上前撤针。随着最后一根针离开武媚娘的身体,武媚娘好似解脱了一般,再度晕厥过去。

任务完成,见武媚娘再度晕厥,女官医轻叹一声。在这个人吃人的后宫里,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才人说好听一点是皇帝的世妇,说难听一点就是高级的宫女,虽离九嫔只有一步之遥,可这一步往往就是天堑。若有圣眷在身还则罢了,要是连圣眷都没有了,那下场只会比宫女更凄惨——无饭可食是常态,无药可医是必然。就武媚娘现在的身体来说,得拿上好的犀角、沉香、苏合香入药,又要以人参、黄芪进行调理,方可痊愈无陈疾,但一个失去圣眷的才人,又何德何能可以用的起这么精贵的东西呢?

大唐三年一选秀,除皇后、四妃、九嫔之外,选纳的是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这空荡荡的才人所如今只剩下武媚娘一个人了,其余的人都去哪儿了呢?

屋外残阳似血,才人所冰冷清寂。女官医合上了雕花的门扉,快步向太医院走去,她得在宫门落钥之前写好医档然后回家,家里有她的夫君和一对儿女,那里才是她温暖的归宿。无情最是帝王家,她只是个打工人而已,皇室的一切动荡,都与她无关。

是夜,一个宫女拿着一个食盒偷偷摸摸地走到才人所门口。见四下无人,就轻轻打开了才人所的门走了进去,又向外探头探脑的看了一下周围,确定没有任何人靠近,再把门阖上。

宫女走至武媚娘的床前,轻呼了几声媚娘,见武媚娘有了一丝反应,她就从食盒中拿出了一碗汤药,说是女官医让她偷偷熬了送过来的,按照惯例是没有的,但女官医心存不忍,自掏腰包救治她,希望她喝了药之后能好起来,振作精神,她的人生还很长。说罢就扶起武媚娘开始给她喝药。

武媚娘在浑浑噩噩中听了个一言半语,架不住几日水米未进,此时的热汤药对她有很强的吸引力,她也就慢慢的喝了下去。

宫女见武媚娘乖乖喝了药,心中大石落下,收拾干净之后又偷偷摸摸地离开了才人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