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收养孤童(1 / 2)

为数不多没有受伤的将士们护送着粮队。领队的将军带着军队走到了城市最为广阔之地,着手下人将城中的百姓全部聚集到此处。待百姓来的差不多之时,将军自封匣中拿出圣旨。

所有城民已跪下。

将军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边境蒙难,实乃朕之大错也。朕不敢懈怠,为争天下太平,特下旨令:遣我朝精锐之师与漠北决一死战,携粮以赈济灾民,钦此。”

百姓齐声喊道:“谢皇上隆恩。”

“将城内所有尸体集中在广场上一起焚烧,同时挨家挨户告知朝廷的军队已到,并逐一检查有无受伤的百姓。再派遣一队去城外战场上把战士们的遗体送回城内。”领队将军吩咐道。

“是,将军。”

负责押运粮食的小队在城中支起一处摊位,用于给百姓们发放救济粮。许久未吃饱饭的百姓们看到了粮食,瞬间蜂拥而至,有的为了抢夺更多的口粮而大打出手。迫于无奈,只能另外调遣一支小队专门负责管理秩序。

领班的队长大喊道:“乡亲们不要着急,粮食管够,人人有份!这几天朝廷会陆陆续续继续增运粮食,不会让任何一位乡亲挨饿!”

将军下了马,长叹一口气,往巷子里走去。看着巷子里数不尽还未化作枯骨的尸体,踏出去的每一步都格外沉重。他痛恨当朝皇帝为什么不早日发兵,任由漠北人肆意践踏边境无辜的老百姓。若不是武将们逼宫,只怕这座城市早已化为人间地狱。

玄国从来都不缺敢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却在这些年受尽了漠北人的凌辱。不知道当皇帝每日早朝,看到大臣们呈上去关于边境百姓遭难的奏折,这龙椅坐的还踏实吗。

这时,一个副官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说道:“将军,我们找到了一个受伤的孩子,他还活着,但是伤势严重,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将军道:“快传医师!”

军中医师带着药箱闻讯赶来。这孩子应该是受了刀剑之类武器的贯穿伤,这种伤势不能随意挪动。简单固定处理后,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男孩抬上担架,紧急送往了军营。

即便是感觉生命已快流失殆尽,男孩仍努力的睁着眼睛不让自己睡过去,他知道一旦睡着,便再也醒不过来了。起初他也以为是漠北人又打了进来,直到看到一张张汉族将士的脸,以及看着士兵们在救治他,他眼里几乎要吞没一切的怨恨之火才渐渐平息。

这种愤怒到极致的情感很少能在一个年仅几岁的孩子眼里看到,就连久经沙场的将军也为这个孩子动容。

将军急忙回到了军营,等待着医师的答复。

随军医师道:“禀将军,孩童性命已保住,暂无生命危险,只是眼下非常虚弱,请将军下令备一碗浓肉汤,续一下孩童的精神。”

“知道了,来人,让伙夫现在立刻做一碗肉汤来。”将军听到孩子保住了性命,长舒了一口气。

“把他送到我帐中,我亲自照看他。”

男孩醒来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穿着盔甲,留着很久没刮的胡子,头上还缠着带血绢帛的陌生大汉,以为自己被送到了漠北的军营里,吓得他不顾身上刀伤的疼痛,一个激灵从床上跳了起来,不断往后躲,一只手到处摸企图找到一件防身的武器。

床上当然是什么武器都没有的,孩子只能一把抄起枕头,似乎是寻找着机会用枕头袭击眼前这个人。

将军轻声道:“孩子你不要怕,我不是敌人,我们是朝廷的军队。”

见男孩始终不相信他说的话,将军拿出了圣旨,亲自打开给男孩看,指了指玉玺盖印的地方,又拿出了聂家军的军旗,好生安抚,才让男孩稍微平静了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