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2)

从族长典滕家里出来,已是掌灯十分,典韦领着十一进入典家祠堂,这祠堂三进的院落,祖宗排位皆在后院里供奉着,这前院便成了待客之所。

前院东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现今都空荡着,没有住人,十一便随意选了一间,就选在东南侧。

推开了房门,屋里摆设很是简陋,一塌一几而已,好在榻上还有一席薄衾,几上一个陶罐,几只陶碗,还有一盏风灯。

“十一兄弟,今夜你就暂时在这里安歇吧,寒舍简陋,十一兄弟心中莫要介怀。”

“典大哥说那里话,这已经很好了,想这以前,我还在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枕风眠露,如今,有了这个可以遮风挡雨的避所,十一已经很满足了,这还要多谢典大哥仗义,十一感激不尽。”

“哈哈,十一兄弟合意就好,莫要再提感谢的话。如此十一兄弟就安心住下,这两日某将你的虎皮还有那张熊皮尽快处理一下,等过几日处理好了,再去寻求买主。”

“如此那就一切有劳典大哥做主吧!”

一切安排妥当,典韦又跟十一交代了一些日常,比如水井在哪,如何取水,茅房在哪等等一些日常琐事,待一切交代完毕,典韦跟十一拱手告别,十一将典韦送至门外,站在门口青石石阶上与典韦道别,直到典韦身影隐入夜色,十一这才回身。

从新踏入典家祠堂大门,反手将大门掩上,那大门为实木所做,外涂红漆,入手处,给人一种厚重稳固之感,用料倒是实实在在。

插好了门栓,十一还特意用力拉了一下,那木门纹丝不动,十一这才放下心来。

关门闭户,这是典韦临走时特意交代过的,祠堂重地,要谨慎小心,十一心中自然是明白的,此时自己只是借住于此,自然要小心行事,不敢大意。

从新踏入院落,十一这才细细打量,这前院已经很是宽敞,足有一个篮球场大小,想那中院和后院应该也与这前院相仿,院中错落的点缀着一些花卉树木,算不上清雅,却也使得小院不至空落。

夜幕降临,玉兔东升,皎洁的月光犹如银屏乍破,洒下满地清辉,十一忽然有一种错觉,难道古时的明月真的比后世的更加明亮?

一夜无话。

第二日,十一早早的起来,取了井水,净了脸面,走出典家祠堂,锁好了大门,祠堂外的村道上,已有典家村民手持镰刀锄头,三三两两行往村外,现在虽不是农忙季节,但是田地里仿佛有着永远也做不完的活计。

众人但见一个俊俏郎君由祠堂里出来,虽有些意外,却都热情的过来打招呼问话。

大家虽然彼此互相不识,十一却能深切感受到典家村民的热情好客之气,心情也不由的好起来,这种感觉就好像十一本就是这典家村中的一员,犹如彼此从未蒙面的知心朋友一般,亲切自然。十一面带微笑,遇人便拱手至礼互问“早安”!

一路上走走停停,辗转到了典韦家门口,柴门已早开,离的老远就能听闻院中沉闷的闷哼之声,进入院中,但见院中典韦正拎着一块百斤的石锁练习臂力。

那石锁在典韦手中被舞的呼呼做响,期间夹杂着典韦不时的喝声,威武霸气。

“典大哥!”

十一满面笑容走进院中。

见到十一进来,典韦收了招式,裸露的脊梁上早已布满了汗水,肩膀大臂上肌肉如山,板肋虬筋,这一切无不显示着典韦一身霸道恐怖的力量和爆发力。

由他身上的汗水可知典韦应该已经练了多时了。

见到十一,典韦喜笑颜开,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戏言道:

“十一兄弟,起的早啊!”

“没有典大哥早,典大哥勤修武艺,孜孜不倦,不避寒暑,当真是令人敬佩!”

十一一脸笑意的恭维道。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好听的话儿谁都喜欢听。

十一指着地上的石锁接着说道:

“这石锁少说有百斤重,典大哥竟能将其舞的挥洒自如,轻若无物,真是臂力过人,力大无穷啊!”

“哈哈……,十一兄弟过誉了,乡野粗人,除了有一把子力气,别的就没有什么了!”

“典大哥谦虚了,不知典大哥所修拳脚是何套路?”

“哪有什么套路额,一些乡野把式上不了台面,某看十一兄弟也应该是习武之人,今日得闲,十一兄弟不妨陪哥哥走几招如何?”

十一不妨典韦邀战,稍有错愕,心中想到:

“不知这典韦是故意试探还是无心之举?他如此厚待与我,恐怕不单单是出于侠义心肠,恐怕还有别的目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