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33(2 / 2)

典武接言道:“成了,果然不出十一大哥所料,我们按你的吩咐如实向皇甫嵩将军说了,一开始他皇甫嵩还有些犹豫,直到我们众人愿用性命担保,他才同意出兵,并按计划约定,明晚偷袭黄巾山寨。”

十一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计有所成,最起码已经成功了一半,十一接言道:“我要的东西都带过来了么?”

典勇说道:“都带来了,十一大哥请看,这是黄纸,这是浸足了桐油的绒布,都在这里了。”

十一说道:“那就好,此计若成,记你俩大功一件,回去告诉皇甫嵩,明晚子时,以天灯为号,若见山寨中升起天灯,立即进攻山寨,我们里应外合,一举攻破山寨,擒杀张梁。”

典武典勇二人对看一眼,疑惑的问道:“十一大哥,不知这天灯为何物,如何辨别?”

十一说道:“到时你们自会知道,只需密切关注山寨上空动向即可,还有,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暴露行踪,否则功亏一篑。”

典武说道:“十一大哥尽管放心,那皇甫嵩也是久经沙场老将,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十一说道:“如此最好,时辰不早,天亮之前我还要赶回去,你们也早早回去,做好准备。”、

十一与二人告别,原路返回黄巾山寨。

到了帐前,里面典韦鼾声如雷鸣,十一微微一笑,进入帐中,便见典韦侧身而卧,一只手支撑着大脑袋,已经睡着。

十一悄悄回到自己席前,和衣而卧,半夜奔波,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在典韦的鼾唱声中,缓缓入睡。

第二日清晨,典韦猛然惊醒,惊叫一声:“兄弟!”

转眼间见对面席上,躺着的不正是他兄弟十一郎么,典韦这才长舒一口气,拍拍脑袋,昨晚假装打鼾,不知怎么,装着装着就真的打起鼾来,连十一何时回来,他都一无所知。

见十一睡的正酣,典韦不忍打扰,独自一人出了营帐,帐外,天光已经大亮,众士卒已经开始了一天中的晨练,哼哼哈哈之声不觉入耳。

十一醒来时,正见典韦独坐在几前,几上两个面饼,一碗稀粥,看来今日变了伙食,不过,在变,也就是那样。

简单吃了,垫垫肚子,二人又陷入了无所事事的悠闲中,不知张梁从失恋的情绪中走出来了没有,他的行为有些奇怪,让人琢磨不透,如此按兵不动,连续休兵两日,有些反常。

你这是在造反,要动起来,要劫掠郡县,以充军资,要诱惑拉拢天下百姓,以顺民心,不能像朝廷军团一样,在一个地方驻扎下来,什么也不用干,就有朝廷供应军饷粮草。

张梁如此按兵不动,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家伙要么在筹谋什么,要么在等待什么,反正肯定不是因为失恋了不想动,他还没有这么愚蠢。

不过,不管你在筹谋什么事情,一定要拖到明天在行动,因为今晚我要杀你,你可千万别跑了,苍天保佑。

十一心中不停祈祷,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若不让张梁死,十一还真就没辙了。

好在天意似乎偏向朝廷这边,一日无事,今日一天,都没有人来打扰十一典韦二人,就连程远志都没有过来看望二人,看来他们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忙。

十一望着上方的聚义堂,嘴里嘟囔道:“好好谋划你们的造反大计吧,这是一份很有前途的事业,作为理想嘛,还是要丰满一些才能笼络住人才,好好为理想奋斗吧。”

手里拿着一节长长的竹竿,十一步入营帐中。

将竹竿劈削开来,刮成细细的竹丝,在用丝线绑扎起来,将早上的剩粥涂抹在黄纸上,在将扎好竹丝覆盖,很快,一个简易的孔明灯就制作完成。

典韦在一旁看着十一忙活,当最后一个成品的孔明灯出现在帐中,典韦疑惑的说道:“就这东西,点着了就能飞起来?”

十一笑道:“是啊,让它在干一干,到了今晚子时,我带你去放灯。”

典韦绕着孔明灯转了一圈又一圈,还是有些不相信这东西能飞起来,不过他选择相信十一,毕竟十一比自己聪明,他是这样想的。

将双戟拿出,仔细的擦拭一遍,十一对典韦说道:“今晚天灯升起后,皇甫嵩开始进攻山寨,我去擒杀张梁,到时必然会有众多将兵前来营救,堂口之处就靠典大哥你了。”

典韦言道:“兄弟尽管放手去擒,若是放进去一兵一卒,愚兄提头来见。”

十一笑言道:“典大哥,我信你。”

不信才怪,毕竟典韦有着,甲在身,戟在手,能保主公干一宿的美誉。

当年曹公的待遇,今日咱也享受一下,只是曹公有美人,而十一却只有张梁。

唉!没有曹公的那命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