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水患24(1 / 2)

掌灯的时候,典韦进了典家祠堂,手里拿着些煮好的熊肉,面饼还有些肉汤,这是典韦在这个时候能拿出的最好的食物,看来他待十一确实用了心。

十一十分感激,与典韦寒暄了几句,看着那个面容有些倦意的汉子,十一心中明白,看来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经过询问,典韦简单的讲了事情的原因经过。

原来,下个月便是当今天子生母董太后的寿辰,普天同庆。

这本是一件好事,寓意老太后身体安康,长寿百岁,母仪天下。

可是,有些人却从这里找到了敛财的机会,他们想以此为由,大肆收刮天下财富,或据为己有,或用以讨好宫内贵人,上层高官,希望能通过行贿让自己升官发财,可以官运亨通。

如今世道如此,贪污腐败之风早已渗透进朝廷各个官员的骨髓,整个朝廷中能够做到清风如许的廉洁官员少之又少,即使有,恐怕此时也被压迫的早已抬不起头,而这已吾县的县令恐怕也不是什么好鸟。

如今,他也借着给太后庆祝寿辰,筹办寿礼的这股邪风,动起了心思,大肆收刮民财,更是无辜加征三成亩田税和人丁税,甚至不惜让整个已吾县陷入动乱的危险,其私心之可恶,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钱财到底是落尽他自己的腰包里,还是行贿出去,成就他升官发财的阶梯,不可而知,而这种种恶行可谓是无法无天。

不管贪官如何,而今百姓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应对这件事,是交还是不交,如何抉择?

交!如何交?

现今,新麦还未到收割时节,村里各家早已无粮接济,连吃食都没有的人家数不胜数,家中早已一贫如洗,如何筹集钱粮缴纳税款?

不交!那就是违令不尊,摆明了是要和官府对着干了,说好听了是违令不尊,说难听了就成了乱民刁民,即使这小小的县衙,依然是朝廷权威的代表,拥有着朝廷的庇护,。

一旦被冠上叛逆的罪名,这个污点将再也无法洗白。

现如今这世道,官吏欺压百姓时得心应手,狡计百出,然而,当真正的叛贼出现时,他们又胆小怕事,贪生怕死,真是将当官的丑恶嘴脸演绎的完美无缺。

对于百姓,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想走上造反的道路,毕竟这天下还依然是大汉的天下,大汉朝的恩威依然对大汉的百姓有着强有力的威慑力,大汉朝的威仪还依然残留在大汉百姓心中。

两难啊两难!

既然不能硬抗,那只有智取,可是这计将何出?十一一时也没了主意,只能怏怏的规劝了典韦几句。

十一接着问道:“典大哥,看你一脸的难色,怎么?这税银你也无法交齐么?”

典韦摇摇头苦笑言道:“十一兄弟,些许税银还难不倒我,家里还有些兽皮行当,当了出去换些银钱,这税银还是交的出。

只是交的有些不甘,况且,我所忧着本不是自己的税银,而是这家族中多有交不出的,这一合计税银数目不是小数,别说我缴纳不出,就连二叔也一下拿不出这许多银钱。

更甚者,这次即使按时缴纳了,下次又该如何?这贪官不止一次如此强行征税了,我早已忍无可忍,按我的脾性,早已打上门去,砍了贪官的狗头,以谢县中百姓。

奈何二叔一直横加阻挠,不愿与官府决裂,才一拖再拖,事到如今,皆已技穷,如何应对,还在商讨中。”

十一点头回道:“其实二叔是对的,典家村人口众多,不可意气用事,不能轻易与官府决裂,若实有难处,你不是说那灵虎皮价值百金么,我愿献出虎皮,帮典家村暂过难关,至于以后,恩!到时我们在另做商议。”

典韦连忙摆手急言道:“这万万不可,这灵虎皮是宝物,岂能让十一兄弟舍此宝物,这是万万不能!”

十一笑言道:“这两日多有典大哥相助,十一实在无以为报,小小虎皮,若能帮到典大哥,我是求之不得,况且,一些身外之物,本不值得怜惜,若能有些用途,也不算糟蹋,典大哥,我是真心实意愿献出虎皮,若有用处,典大哥尽管拿去应付,不必在说与我知。”

典韦见十一说的真诚,心中也是一片欣慰,对着十一抱拳言道:

“好兄弟,心意大哥心领了,既如此,大哥先谢过十一兄弟了,只是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会动用兄弟宝物。”

十一回礼道:“典大哥言重了。”

兄弟二人又小坐片刻后,典韦才告辞离开,十一送出,在典家祠堂门前两人告别。

看着典韦身形隐入黑暗,十一抬头仰望夜空,但见漫天黑云翻涌,不见一丝星光,让夜色愈发黑暗。

阵阵凉风,夹杂着温润的气息,吹的树叶哗哗作响!

“要下雨了?!”

十一收拾心情,将祠堂大门关闭,一个人静坐在厢房中,再次试着感应天地灵气。

虽说已不抱什么希望,但总归是要多去尝试。

中平五年,郡国七大水。【资治通鉴】

雨还是下了,在后半夜的时候,一场好雨,狂风怒号,大雨倾盆,狂风暴雨足足下了半夜。

天明的时候,雨才小了些,十一早早收拾停当,这才走出典家祠堂,但见门外早已是一片汪洋,到处狼藉一片,碗口粗的树干被拦腰折断,典家村中到处漂流着残枝败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