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53(1 / 2)

在那么一瞬间,似乎漫天神佛都在低声梵唱,为天地间响起的这四句真言加持光芒。

张角如遭雷击,浑身颤抖不已,眼中更是光华大盛,浑身上下被精光覆盖,那满面的憔悴病容似乎也在一瞬间痊愈,他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犹如枯木逢春,荒草蒙发,一线生机在他周身流转盘旋。

这一刻,张角道心似乎达到大圆满,他一改憔悴病态,精神饱满,激动万分的狂傲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哈···!“

“好!好!好!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没想我张角于弥留之际还能在闻大道天机,只此四句,足可平慰今生。”

“圣人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角此生无憾矣!”

“哈哈哈,哈哈哈···!”

这一刻,张角肆无忌惮的发泄着心中愉悦之情,然而,他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因此得到好转,这种状态也没有持续很久,张角犹如临死前的回光返照,在那一瞬间他生机勃勃,似乎恢复到巅峰状态,犹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这种身体上生机盎然的状态很快便消失不见,随后,他的生机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速下滑。

那种生机勃勃,精神焕发的状态只持续了片刻,张角脸上便重现一片死灰,被灰蒙覆盖,仔细看上去,情况似乎比刚才更糟,看他脸色,好像他随时都会死去一般,只是他眼中的光芒却从未因此泯灭,反而愈发旺盛,闪闪发光。

那是他精神力内守的体现,也是他道心圆满充盈的幻化。

在这一刻,张角肉体的迅速衰败,精神力却在无限增长,肉体的崩溃,并不能阻止他精神世界的扩张和强大。

而这一切的发生,都离不开张角从始至终对于大道的不懈追求和努力,这才是一个至诚之心秉承道心,真真正正追求大道真义,修道之人的精神境界。

张角对于大道的追求一直都是虔诚的,或许他的做法有待探讨,而且,他所领导的黄巾大军真实行为或许有违他的初衷,但不可因此否认张角最初的愿望是伟大而又正义的。

他也曾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胸怀天下苍生,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只为大汉百姓生活能够过得更好,只这一点,张角已经比很多身居高位者要高尚的多,令人敬佩。

情绪很快平复下来,张角面含笑意,目光温和,他温声向十一说道:“十一郎,我应该感谢你才对,感谢你助我突破道心禁锢,之前我修道似乎陷入瓶颈,心中执念始终无法突破。

没想,今日闻君一席肺腑之言,助我成就大道,从此道心广阔,再无阻碍,随心所欲,畅通无阻,只是可惜如今我肉身颓废,大限将至,回天乏力,此大恩情角将无以为报。”:

张角话锋一转,接着说道:“至于你我之间恩怨,就此一笔勾销,我又如何能够向一个助我成就道心的恩人报仇雪恨?

十一郎心中之志,非我所能及也,角自愧不如;只为天地道心,为天下百姓,为往圣绝学,为万世太平,角自愿放下仇恨,愿与十一郎和解,只是望十一郎莫要有负心中之志,莫负角一片苦心。”

“我兄弟三人自从走上这条路,就未曾想过要全身而退,将军难免阵前亡,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或许是我们兄弟三人最好的归宿。生死有命,各随天意,我两个兄弟,虽皆遭于你手,恐怕这也是天意如此,其是人力所能抗衡。”

张角一声长叹,缓缓闭上双眼,似乎心中已经释怀,已放下心中仇恨,一切让它随风而去,只是脸上那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昭示着他内心的不甘与遗憾。

过了良久,张角才缓缓睁开双眼,说道:“你们三个都出来吧,如今我与十一郎恩怨已解,你们也无需在隐匿藏形。”

随着张角话音刚落,从静室周围阴暗处走出三人,十一放眼望去,竟是三个女子,三女子个个身姿卓越,英姿挺拔,她们没有多看十一一眼,款款步入静室中,接连跪倒在张角身前,三女齐声拜道:“师父!”

张角眼中满是慈爱之情,看着身前跪拜在地的三女柔声说道:“好,好,好徒儿,我张角今生孑然一身,膝下无有子女,唯有你三人常跟随身边,时常照顾,为师心存感激,你们的孝心为师心中也自然明了。

你们三个身世凄苦,将我视作父亲一般尽孝膝前,而我也视你们如同己出,视若儿女,虽有师徒之名,却情同父女,为师心中很是欣慰。”

讲到动情处,张角满面柔情,尽显一个父亲的疼爱之情,眼中无限慈爱不舍之意,他缓缓接言说道:

“为师大限将至,命不久矣,如今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三人了。前日,我遣散诸军,有意让你们三人随他们而去,奈何你们心念与我,不愿与他们同行而去,只言愿给我送终守孝,为师心念你们孝心淳朴,便也没有强求与你们。只是,为师走后,你们又当何去何从?终归还是要有所依托才行,那为师走的也能瞑目了。”

闻听张角之言,三女无不抽泣,身子跪伏的更低,贴近地面,口中不停呼唤师父,那黑衣女子更是感恩流涕,言道:“师父养育教导之恩,徒儿今生无以为报,只愿长守师父身边,侍奉师父终老,师父走后,徒儿愿守孝陵前,终老此生,已报师父养育教导大恩。”

张角笑道:“痴儿,痴儿,你们年华正茂,青春正盛,岂能因为我这老朽而辜负大好青春年华,锦绣前程。我死后,只需草席裹体,埋与黄土,让我归于虚无,返归本源,修道之人不求儒家守灵守孝那一套。”

对三女言罢,张角抬头对十一说道:“十一郎,贫道大限将至,命不久矣,死后唯一放不下的便是眼前这三个徒儿,他们三人皆是良善女子,至善至孝,与我恩缘颇深,心中着实不忍。我死后,她们三人从此将无依无靠,无所托身,我有意将她们三人托付与你,还望十一郎今后能够照拂一二,角感激不尽。”

张角说着,手掐道决,对十一稽首恳求,能让张角放下身段敬施道礼,有求十一,这三个女子在张角心中的重要,恐怕真的是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

抛去恩怨,十一还是很佩服张角的,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汉英雄,心中有天下,有百姓,有苍生,有大道,只是生不逢时,命运作弄。

然,张角的勇气和雄心壮志,确实让人心生敬仰之情。

如今,张角临死所托,,十一又何忍心拒绝,也为表达对张角一生所为的尊敬,十一拱手一揖到地,言言辞恳切,说道:“即是良师所托,十一定不负所望。”

张角点点头,对身前的三女说道:“你们也起身跟十一将军见见礼吧,十一郎心怀冲天之志,有大气运在身,今后能平天下者,必定此人是也。如今我将尔等三人托付与他,你们三个要忠心侍奉左右,诚心待人,今后定能福生无量,也算是了却为师一桩心愿。”

三女听罢,俯身对张角再拜,张角弥留之际,依然为三人往后生活挂念谋划,此等恩情,即使生身父亲也不过如此了。

拜过张角,三人起身,转身面对十一郎,直到这时,十一才发现这三个女子长相竟然一模一样,三女竟是一胞同生的三姐妹,只是衣着各不相同。

那身着黑纱裙的女子率先施礼,躬身言道:“长姐美美见过十一将军。”

接着第二个青纱女子:“二妹美丫见过十一将军。”

接着第三个彩衣女子:“三妹美铃见过十一将军。”

十一拱手还礼说道:“十一郎见过三位姑娘。”

三女互相对视一眼,再次向十一躬身齐声说道:“我等三人从今往后,愿侍奉将军左右,为奴为婢,任由驱使,但凭此心,天地为证!”

十一眼角一阵抽抽,他只想说:不用发誓,不用发誓,有心就好。

可是嘴里却不听使唤的说道:“有蒙三位姑娘看重,十一此后,定会真诚以待,绝不相负,有违此心,天地共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