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穿越地底53(1 / 2)

和过去记录的,任何鲸歌频率和内容都不相同,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语言性和易解码特性,且基本在30-35赫兹这个略高的频段。

这些声音昼夜不停,分布在大洋深处,传唱着重复的曲调。

那是一段,坐标的旋律。

由于鲸歌本身的悠扬和漫长,大概五分钟左右才能唱完,刚好接近于人类一首歌曲的程度。

这是真正的大洋之声。

另一方面,随着坐标的解析成功,用旧时代的电子地图也终于可以成功定位。

那是位于太平洋深处的某处海底平原,有着接近海平面海底山脉的优势位置,坐标后面的一连串数字则标注了深度大概在一千米左右。

看完后,李海默也陷入了深深的惊讶中。

很难想象,人类这个时代已经具备了在这种深度的情况下建立生存基地的水平,毕竟从各种情况上看,都是南极冰盖下方更适合才对。

虽然也不能确定,那里真的没人就是了。

不过从实际角度上来说,人类的状态其实是比李海默想象的好的多的。

如果不是这座基地内部发生了骇人血案,以其内部储备的资源和人才,只要陆续开始从冬眠中复苏,那么迟早会开启寻找其他人类的工作。

李海默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而只要一旦重新开展,那么发现大洋之下的鲸歌,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诗慧骃曾经解释过,任何一座基地的资料库内,都储存着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资料。【天际浩劫】的工业水平远远超出了李海默身处的现实世界,仅仅是3D打印机的水平就已经能达到“自复制自生产”的最低下限。

根据后面详尽的资料描述,这个世界最远的“载人”航天器甚至已经抵达了太阳系的边界,有关“临近光速”航行引擎的理论据说已经接近完善。

这个文明,已经抵达了星际文明的基础下限。

但这一切,都在黑月降临后彻底消失。

“更多人员的冬眠解冻的程序已经启动,黑月预计在后天凌晨开始运行至地平线下方,这段时间,我们必须要把握住。”

如此说着,诗慧骃也将有关基地完整的搬迁计划递呈上去,虽然这些东西其他青年都不太懂,但看还是要看一遍的。

大致内容就是,在锁定了坐标后,目前需要前往最近的临海处,建造足够进行大洋航行的潜艇,前往目的地。

“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大手一拍,这计划便拍定了。

经过李海默的批准,几个忙里忙外的工程师终于得到了一段不短时间的休假了。

机器人这时也正式忙碌起来,由于后续迁移需要的大量人手和资源,必须尽可能的拆除基地内部的资源,方便后续重复利用。

这些钢材,聚变原料,稀有金属和冬眠设施,还有宝贵的合金装备,量子计算机芯片都是不可再生的资产,必须要尽可能的多保留起来。

至于运输这种头疼问题,李海默直接大手一挥,表示全包了!

游戏机内的纯白空间容积接近无穷无尽,就是他最大的依仗。甚至许多本身需要以月为单位的迁移过程,只需要他本身当个苦力咔咔搬运就行了。

他并不介意当几回苦力,问题在于,人员本身的移动问题,他倒是有点想法,但仔细想想好像都不怎么现实。

首先,他还没试验过真人在不同世界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万一高级脑区出现什么不可逆的损伤,那就绝对绝对亏大了。

其次,也不可能现在就让他们知晓游戏机和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不仅解释麻烦,后续人力调整、影响力方面都需要调整部署。毕竟自己的来历越是神秘,越可以保证这些小团体的稳定性。

最后,就是用魔杖的抓取魔弹。带着人连续的空间跳跃……想想都不太可能,运输一个人就要往返上千公里的路途,中间要是出了什么闪失……比如飞碟突然袭击,那就不是数据运输丢包,而是丢命了。

“嗯……所以,有关于人员转移,行之有效的计划能拿出来吗?”

一天后,坐在会议桌前,李海默看向在场几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工程师询问道,看看他们有没有意见。

众人立即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有提议先建造地效飞行器看看能不能送人的。

也有出馊主意的,提议直接造一次性火箭,试试能不能一次把所有人发射过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