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意外发现30(1 / 2)

从小就对天文极为感兴趣的李海默,幼时曾经常在空旷无人的原野辨认天上的星星,一些出名的,譬如北斗七星,北极星,心宿二之类的,都能辨认的出来。

长大后,随着时间推移和学业的加重,少年时世界的剧变,一场让全球陷入的战火的战争打响,一切的理想和幻梦都随之被拖入了尘世的烟尘。

但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穿越的意外、冒险的精彩,世界仿佛都截然不同。

“真是世事无常……”

在一处旷野星流之下,野草被夜间微风徐徐吹拂,东方还未黎明,他怀揣着莫名感叹的心情手持着电子六分仪,看向天空。

恒星的位置,彼此之间在数千万年的岁月中依旧能保持着互相稳定,即使地轴已经偏转,只要确定脚下城市过去的名称,测定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转速,就能通过星象确定自身的位置。

“没想到,有一天还需要通过天象来辨识方位。”

似乎是某种倾角的变化,现在李海默的头顶,横贯赤道的星环天河已经变得薄薄一层,黑月行至南天一角,露出大半的群星。

没有人类光污染的世界格外黑暗,足以让世界重新被繁星投下注视。

一闪一闪亮晶晶。

天体运动是极其复杂的运算,所幸二十一世纪中期的科技已经足够发达,只需要给定特定的情况和数值,任何一台个人终端的AI都能计算出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计算修正,以及脚下城市的坐标信息,李海默成功定位了自己的坐标,大概位于过去东南亚的一个小城镇内部。

但问题也在于此。

更多的修正数据被计算得出,越是看去,越是感觉到心情沉重。

黑月从地表目视体积上来看,要比月球大上至少四倍以上,且运行轨道至少比月球更近,不止一次观察到黑月本身的凌月现象,同时发现至少比星环要远,这也是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的。

这代表黑月至少在两千公里的近地轨道顶端至三十八万公里这个区间内。

黑月本身无法被激光测距,李海默现在也无法发射一颗卫星去探测,他更还不想亲身前往太空。

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得知黑月的具体直径等数值,也就无法用三角函数的方法测算出距离。

具体的运行周期,更加不清楚,但目前看来至少比月球要快不少,已经比月球更快的要行至地球的另一侧。

还有……圆盘飞行物。

一处废墟下,李海默小心抬头看着星海中的黑点。

这些飞碟……大多徘徊在千米至近地轨道的范围,即使是以全知之眼扩展视域的能力,也无法一眼望到尽头。

从目前来看,飞碟至少具备“攻击光束”、“无惯性机动”等能力,由于并没有参照物对象,暂时还无法弄清楚飞碟的防御能力。

自己的法术或许可以做到,但现在未免太过打草惊蛇。

李海默低下头,继续赶路,掠过又一座城市。

不去再看那些飞碟,收起电子六分仪,李海默现如今还不打算去深究所谓【外星人】的来历。

当务之急,他想的是先去找到现存的人类。

不用说太阳系,就是地球本身,对于人类来说都太过庞大,实际上任何偏远地区藏入上万的人类都绰绰有余。

虽然想要不被外星人发现,还是有点困难,但是他相信人类的智慧。

天然的自然屏障,应该可以作为线索之一。

“……可能有什么被我忽略了。”

一边行走在荒野上,李海默一边思考。

南极冰盖下方可能性极高,天然冰层结合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可能会是人类唯一的选择。

但考虑到当前行星地轴的偏转和可能的地震影响,这个选择暂且被李海默放在了后面。

海水之下也是有极大可能的。

不过,不清楚这个世界对于海底的探索,海底生存的科技的研发又有怎样的不同,是否已经能够在大洋之下建立起足以支撑人类生存的建筑。

传送魔弹不断在大地之上闪烁,来源于另一个世界的力量在移动时是近乎无声的,魔杖具备神奇的自恢复特性,近乎违反物质守恒的续航是那个世界最大的优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