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迷一样的郭家庄17(2 / 2)

这时人群中的一个中年妇女冲了出来,跑到小孩边上,拼命的拍打他,骂道:“你个龟孙,你不要命了,你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

一切来的太突然了,没想到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在场的所有人都懵圈了。

过了片刻,众人都不由自主、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了玄奘。

玄奘也是一脸蒙圈,他也条件反射性的,先赶紧上前查看郭伯伤势,然后从包袱中拿出出山时璇儿给他预备的金创药,并迅速把刀拔出来,敷上金创药,又从身上撕下一块棉布按住伤口,待止住血以后,吩咐他两个儿子找些布条过来,把郭伯伤口包扎起来。

好在伤口不深,确认完郭伯无性命之忧后,玄奘方才站起身,结果回头一看,发现每一个人好像都在等待着他指示一样,一动不动。

玄奘努力的定了定神,理出一点思绪,让九个逃兵先暂时不要离开,轮流到村口值班巡逻,九个逃兵确实也没有想离开的意思,大晚上的,外面天寒地冻的,能去哪儿。

玄奘接着又让郭伯儿子把郭伯抬回屋里休息,其他村民都各自回去休息,领头的和小孩妈妈留下。

在郭宅内厅,玄奘让郭家的人给他找了个火盆,他边烤着火边听众人诉说着各自的故事。

首先是从逃兵的领头开始说,他们九人都曾是瓦岗军的一员,在军营里主要承担筹集粮草的后勤工作,当年瓦岗军刚起义的时候,劫取的都是官府粮仓,在开仓的时除了留下军队自用以外,也会送一些给当地闹饥荒的平民百姓,对普通老百姓那是秋毫不范。但是随着造反队伍的不断壮大,占领城池越来越多,仅仅靠强取一些官府粮仓,已不足以维持庞大军队的日常开销,于是便在控制范围之内的领地里实行财税征收制度,领地之外的地方,就实行强取豪夺的突击抢劫政策,然而随着战争的越来越频繁,当兵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管是在领地之内,还是在领地之外,募集粮草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剩一些老弱病残和空心村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完成募集任务,但如果完不成募集任务的话,又要接受军法处置。

时间到了三个多月之前,他们正在外募集粮草,无意间听到前方战报,瓦岗军的主力在洛阳,被王世充部所击败,瓦岗军已经全部溃散,他们也就由起义造反的半正规军变成了流寇,一路亦官亦匪,然后流窜到了郭家庄。

到郭家庄的时候,他们已经三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凭着多年募集粮草的直觉,虽然表面上这里每家每户看上去基本上没有余粮,一副抢完就没有的样子,但从村民们的神情、面色判断,这里肯定会有地窖或隐仓之类的藏粮所,于是他们就没有强抢这里的东西,而悄悄的观察寻找,果然两天之内就发现了隐秘的粮仓地窖所在,他们几个经过一番商量,觉得与其到处流浪,还不如就此扎根,以求得一个安稳的生路,于是便有了召集他们一起商量的情形了。

领头的故事讲完,不忘好奇的问郭伯他们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得以保存整个村子和地窖粮仓。

玄奘虽然在那天晚上听到两只狐狸,谈论郭家村供奉狐仙的事,但也仍充满好奇的望着郭伯,郭伯的大儿子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下,就开始讲述他们村子的故事。

原来郭伯家的高祖是一个堪舆师,有一次给前朝皇家贵胄寻察风水宝地的时候,发现了这块地方,此处虽非能出贤臣良将的地方,但是却蕴藏着荫福子孙的长久运数,于是他的高祖在回朝不久之后,就向朝廷辞官来到这里,然后花钱买了这里的好多土地,按照风水学上的布局,开沟放渠、修建府宅,居此之后确实年年都是大丰收,他的整个家业也就越来越大,土地也变的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他们曾祖一辈时候,家业比以前又扩大了许多,但是世道却发生了变化,开始频频发生战乱,后来还甚至出现不断有外族侵扰的情况。再后来就是军阀割据,他们家族就不断的遭受到一些官府的勒索和劫匪的抢劫,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们的曾祖从外面请回了一个狐大仙才得以改善。

狐仙的故事,起于他的曾祖一次外出给人家风水,当时曾祖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走进了一团迷雾之中,然后就在迷雾之中一直打转走不出来,俗话说就是遇到鬼打墙了,他曾祖入了堪舆师的门,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神魔鬼怪的道行,他很快意识到应该是遇上了狐大仙,于是他就跟狐大仙祷告,请它撤了阵法,然后愿世世代代供养它。

狐大仙在得到了他的许诺之后,就撤去了迷魂阵法,跟随他们曾祖到了他们家。还别说,自狐大仙来了之后,他们整个村变了,整个村庄变的经常笼罩在雾气之中,外面人非得邀请一般进不来,如果有外人一旦不慎闯入村子的话,就会遇各种离奇古怪和吓人的事情,从此,郭家庄闹鬼的传闻遍传开了,十里八村的人也就都不敢再接近他们村,一般的人想进也进不来。

另外他们曾祖吸取以前频频受到侵扰、抢劫的教训,便开始挖洞修建隐仓粮库,有了这两个防备办法,他们村得以安静太平的过了几十年。可就在几个月前,他们有一天发现供奉给狐大仙的水果、玉食,放着几天都一直纹丝不动,便进入狐大仙洞府查看,结果发现狐大仙已经仙逝,从此郭家庄就不再迷雾环绕,虽然附近的人依然不敢靠近,但是外来的流寇、土匪,时不时的就会闯入进来,瓦岗军的几个人到来之前,他们已经遭受过好几批贼寇的抢劫了。

而作为郭家庄的当家人郭伯,在痛定思痛后,组织大家把所有的东西尽量的放到他家的地窖隐仓,与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口粮由他家进行统一供应。

郭伯的大儿子讲完,玄奘把目光看向了行凶少年的母亲。

少年母亲看着郭伯一家,表情无比为难的讲起她们家的故事。

行凶的孩子叫冯大宝,是冯家现在唯一的独苗,冯家原本是郭家庄仅次于郭家的第二大姓,跟郭家还一直是姻亲,记得在大宝曾祖那一辈时候,曾祖让他其中两个儿子出去参军,当时两个儿子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战功,一时间,冯家的势头一度盖过了郭家,但是好景不长,可惜后来冯家的两个儿子在战场上先后战死,从此冯家的家道就开始中落,土地宅院也一点点的被郭家兼并了,到了大宝他爸接手家业的时候,已经是只剩下了祖宅和微薄的几垧良田。而在一年多前郭伯先是要求大家把所有的土地都转到他家名下,把她们一家变成他家的佃户,后来又要求把她们所有东西都要存在他家,然后由他家统一发放必要的口粮。大宝他爸认为这是郭伯家在趁火打劫,就坚决不同意,于是郭伯就指使家人把大宝他爸打成重伤,然后逼着他交出地契,最后大宝他爸因受不了身心的双重打击,在几个月前去世了。

郭伯大儿子听完大宝妈讲完,义愤填膺的反驳道:“你这是一派胡言,你男人以前嗜赌如命,整天沉迷于玩樗蒲,早就欠了我们一大笔钱,而且如果没有我们家的地库,你们家的东西早就被劫匪流寇抢光了。”

说到劫匪流寇,郭伯的大儿子眼睛还瞟了一下瓦岗军逃兵。

玄奘听他们三方讲完各自的故事后,脑袋里是一片乱麻。此时郭伯从病榻上让人传过话,请客人早点休息,有事明日再说。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瓦岗军的九个人,自觉的担负起了原本郭家庄人巡逻的责任。

另外郭伯家的人也继续井然有序的担负着给每一家、每一户、每个人统一的供应着食材和饭食。

冯大宝则在她妈妈的唆使下,要拜玄奘为师,然后整天的跟在玄奘身边。

整个郭家庄仿佛一下子恢复到了以往的平静,每个人仿佛都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尽管每个人的角色是因为玄奘,暂时找到的,但遗憾的是,玄奘自己却并没有找到自己的角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