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璇儿15(1 / 2)

经过了两天的考校,结果有十二个人通过,不到在山中修学人数的一半,其中金琢、李靖均在通过之列。

对于即将离开的金琢,玄奘心里非常的不舍,他一直把金琢和璇儿当自己的弟弟妹妹看,而璇儿就更不用说了,他和金琢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也正是因为金琢的离开,璇儿好像一夜之间变了个人,由原来的活泼开朗的性格变的内敛沉静、沉默少言。

金琢则在临别之时,跟玄奘、璇儿说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袁天罡,如果来日她们要想找他的话,记得一定要打听这个名字。

金琢走后,玄奘的生活一如既往,日复一日提水上山浇灌庄稼,其余时间练习剑法;璇儿则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整理书籍上,并且把所有的书籍进行了统计分类,最后汇编完成了一本囊括谷中所有藏书的索引目录。

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有一天璇儿拿了一本书找到玄奘,在书没给玄奘之前问他道:“江流学兄,最近剑法练的如何了?”

玄奘挠了挠头道:”还未与人实际交过手,所以尚不知处于哪种水平。“

璇儿继续问道:”学剑这么久,可有什么心得?“

玄奘皱着眉头略作沉思回道:”唯速度与力量而已。“

璇儿走到墙边上拔剑出鞘,看着未曾开刃的剑梢问玄奘:”你觉得运用它能够救多少人?“

玄奘脑中突然闪现着小鱼被残杀的画面,他想回答哪怕能救一个人也可以,可惜他现在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璇儿见他没有回答,换了一个方式问他:”或者说,你利用它觉得能够击退多少人?“

玄奘笑答道:”李靖兄有一次看我练剑的时候曾经作过评价,说我的剑法造诣如果面对普通人可以以一挡百;如果面对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抵挡十数人;如果面对江湖上的高手的话,可以抵挡二三人;如果再往上的高手他也没曾见过,所以无从得知了。“

璇儿听完之后递给玄奘带来的书,是一本叫《鲁仲连子》的书籍,书中收录了战国时期纵横策士鲁仲连思想学说和他的种种传奇故事。

玄奘拿到书后,立刻就被书中鲁仲连义不帝秦、游说于诸侯之间、事毕而不居功不收禄、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士精神所折服,幻想着自己将来也能像他一样,走马不作威,仗剑平天下。

可是当玄奘细想一下,发现鲁仲连子所有的事迹并不是靠一把剑,而都是靠一张辩士无双的嘴得来的时候,他立刻偃旗息鼓了,自己见到生人连话都不敢说的性格,还指望去游说诸侯,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璇儿此时在边上说到:“我知道你无心于功名利禄,如果你做一个剑客的话,有时候可能可以救一个人、十个人、甚至一百个人,但是如果你做一个纵横策士的话,或许可以救一个城的人。”

玄奘听完为难的道:“我知道璇儿你是希望我做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可是…可是你也知道不善言辞、笨嘴笨舌的人,要我做一个能言善辩的纵横策士,太为难我了。”

璇儿正色的道:“那苏秦原本还是口吃之人呢,他怎么能够成为一个身佩六国相印的纵横家呢,能成为一个纵横策士绝不是靠巧言令色,首先要先做到通晓时势、洞察人心,而后才是能言善辩,不过呢,你首先还是要训练你的口舌功夫,从明天开始每天都要说一句夸我的话,而且不许重样的。”

玄奘与璇儿分别后,回到自己的小屋,脑中一直思考着明天该说哪句夸奖璇儿的话,说心里话璇儿身上的优点实在太多了,什么美貌与智慧并重、能歌善舞、充满灵气、善解人意等等,说个十天半月一点问题没有,但是,不能忘了玄奘从小是在寺庙长大的,搁以前见了女人都要脸红的,别提跟女人说话了,好在他是看着璇儿长大的,一直也是把她当妹妹看待,但是一想到要说夸奖她的话,就有哄骗女孩的感觉,心里还有点怪怪的。

到了第二天,玄奘准备好要对璇儿说的话,为了显的文青一点,还特地加了好几个修饰语,就等着璇儿过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才了。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璇儿的身影,一直等了将近傍晚,玄奘坐不住了,只好主动去找璇儿。

璇儿也很好找,按照她整理藏书室顺序,一下子就找到了,当时她正在全身心的投入到书籍的分类归纳当中。

玄奘装模做样的走到她身边,帮她一起整理书籍,璇儿看了他一眼随口说道:”江流兄,你来了!“

玄奘”嗯“了一声,准备开口对璇儿说他在心里已经练不下一百遍的台词,可是璇儿看了他一眼,就又很专注的忙自己的事了,似乎忘了她昨天给玄奘布置的任务了,面对此情此景,玄奘预想的一切场景以及璇儿听后的反应都化成了泡影。

看着璇儿忙碌的样子,玄奘也只能跟着忙碌,心不在焉的忙碌,就这样两个人也不讲话一直忙碌到很晚,最后璇儿站起来升了个懒腰打着哈气道:“今天实在弄不动了,我们都回去休息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