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听雨62(1 / 2)

半夜时下雨了,邵志远睡不着,听着外面雨声淅沥,都说雨声助眠,可惜他睡不成了,在慧莲寺暂住的这间老房,开始漏雨了。他起身找来几个盆盆罐罐接水,听着雨水的滴答声,忽然想起早年间读过的一首词---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他不由心中感慨,三个画面三种心境,从少年意气风发到暮年萧索凄凉,这不正是人一生的写照、境遇吗?

这两天老和尚给他讲佛,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如想摆脱痛苦需要彻悟。他问何为彻悟?和尚答曰:“具公德之心,不入任何门派。既定程式难以缚之,可随心而动。来之,则安之。失之。不悔之。对来日,无焦虑之心,驱之则动,拖之则行,似劲风,似轻羽,似种子漂浮水上,又似磨盘沉稳碾轧。视众生平等,如天地平等对待众生。此乃彻悟之人也。”

眼下他要修行,先学会明心见性,认识自己就是大道本源。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相,就像一滴水,回到了大海。

他对老和尚说起自己的烦恼困扰,老和尚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凡事都要通过表现去看本质,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因果。佛曰‘果报还自受,因缘会遇时,所作业不亡,假使百千劫。’

世间所有的相遇其实都是久别重逢。前世如无相欠,今生不会相见。前世的因,造就今生的果,无缘不聚,无债不来。

一个家,其实就是前世的几个冤亲债主组成的。所谓‘无怨不成夫妻,无仇不成父子。’上辈子是仇人,这辈子被老天安排到一起,让你们成为夫妻,父子(女),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是为了让你们慢慢化解仇恨相互还债的。因为过完这一世,以后再也不会相遇了。

真的是这样吗?那他这一生所遇之人,都是前生的因果吗?他和邵建军的父子之间,原来是前世的仇人,所以这一世要了结这些仇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