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规划50(1 / 1)

后来徐开岩和沈琳商量后觉得让贺大哥帮忙问问那几处房子,如果人家房主愿意,就签个长期的签租赁合同,这样稳妥些。他们和贺大哥说了自己的想法,贺大哥也答应帮忙问一下。

他们回去后不久,贺大哥回话说已经和人家谈了,估计应该没问题。

徐开岩提醒沈琳,如果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那就是他们现在花钱建了房,若干年后如果情况有变,那他们有可能白忙活一场。邵志远听说了这事,就建议他们不如做成民宿,既可以自己住又能收回一部分投资。徐开岩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征询沈琳的意见。

沈琳问:“做民宿,有人去吗?”徐开岩说王铎和贺庆满回去后做了一个策划书让郑志强拿给邵志远。邵志远看了他们的策划书,让徐开岩看了,又向他了解当地的一些情况。“策划书?”沈琳有些吃惊,徐开岩把他们策划书发给她看。

“新玉龙”策划书:通过一个多月的走访农户、与村民交流,查阅资料,我们对双沟的历史风貌、民情民俗有了深入的了解,做出了可行性的规划。

双沟村是个贫困村,全村100多户群众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再加上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只剩老弱在家务农,土地收益微薄。

但是这个山村也有它的优势,一是自然生态好,二来有人文底蕴。这几座山中不但有一座古寺还有一个古墓,文化底蕴深厚,自然人文的完美结合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必然让双沟村充满了潜力。当然仅靠这些还不够,必须引进好的体验项目,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从而实现山村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全民旅游的年代,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双沟村的魅力,打造其独有特色,从而吸引游客?根据市县的要求,新引进项目要既不破坏生态又能惠民致富。而我们的发展思路就是着力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带领村民致富。

“新玉龙”项目前期预计引进资金800余万元,经了解对于我们这个扶贫项目,将会得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预计未来不但能获得了本地银行支持,更会吸引着一大批投资者。同时我们也支持村民以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创建。大家共同投资修建禅修院和户外拓展营地项目。

禅修院在保留原貌的前提下,再修建佛学馆、禅修馆。可集休闲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交流为一体。同时附近村民的废旧房屋得到开发利用,村民不但得到补贴,以后还可以在禅修院做工,这样每年能拿到2万元左右的工资。

青崖岭海拔不高,700多米,但胜在奇、峻、险,是户外探险、登山爱好者的理想去处。山下的一条河,可做漂流、水上乐园等,利用其优势,打造集休闲、娱乐、探险于一体的基地。

以后我们还可以引进薰衣草、玫瑰......黄芪、石斛等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将来可发展中药炮制、花草精油等手工作坊,提升游客参与体验,将旅游和农业、商业完美融合。还可以利用时令果蔬采摘和土特产品销售、手工编造、制作工艺品......等多种方式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预计等所有项目完成后,当地村民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致富途径。

以前双沟村的村民们只能靠种地获得微薄的收益,现在村里把闲置的土地和山林进行集中流转,村民们除了人均得到2万—3万元的补偿款,还以土地入股,成为了股东。这些流转的土地,用来开发旅游项目,村民们则是在这些项目中做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未来我们和村民共享旅游红利,从而实现双赢。

学生们的策划书虽然尚显稚嫩粗糙,目前还缺少具体数据和技术支持,但是他们的想法很大胆新鲜,倒也有可取之处。

徐开岩说邵志远的公司前阵子也正在商讨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房地产发展空间不大了,有人建议可以试试把地产和旅游结合起来,发展特色休闲养生,所以王铎他们的策划书时机恰好。邵志远说他会考虑一下学生们的建议,以后有时间去青龙山考察一下。

徐开岩说如果他们真的能搞起来,那我们建成民宿,未来客源应该不用担心的。沈琳说,如果真的要做民宿,那就要扩大规模的,周围的那几处房子,也要租过来才行。

徐开岩说这个他也考虑了,听贺大哥说,其中有一处房子原本是一个孤老头的,那老头因为有以前是国军,打仗受伤致残。一辈子也没娶上媳妇儿,是个老光棍,原本说好让他侄子给他养老送终的,谁知他侄子先得病死了,侄媳妇不愿意管他,跑去闺女家带孩子不回来。

后来那个老陆来了,据说是那位老人的一个远房侄子,老陆给他养老送终。这老头临终前办理了遗赠协议,把房子给了他,现在这房子是老陆的,到时候找他再谈谈,看怎么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