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辛家(1 / 2)

唐母又看向唐婉:“婉儿,你手里有酒楼,你有什么想法?”

唐婉也不藏着掖着:“母亲,这就是我要说的,我回去便让李掌柜去找辛公子,与他签订合约,让辛公子以后长期为酒楼供菜。这样他们母子二人只管种菜即可,不用抛头露面去摆摊。这事我装作不知,只让李掌柜说看上了他们菜,母亲不知,辛公子带来的菜又大又嫩,比普通菜农的菜好的不止一点半点,我也确实看上了他家的菜!这样辛公子不会觉得受人施舍,既保全辛公子的颜面,又解了他的困局,还能给酒楼找到可靠的货源。我见他书不离手,想来也是读书人,不用摆摊就可以安心读书了。以后不论他是从文还是习武,总归有个好前程。”

唐承义听了很高兴,他这妹妹长大了!心里有章程,做事面面俱到!他插了句嘴:

“母亲可还记得,我当初游学到山东历城认识的幼安,曾写信告诉过家里,当时我年幼,初到历城就病了,多亏幼安的祖父把我接到家中仔细照顾。他老人家是个侠义心肠!幼安和伯母也不嫌我,那时我与幼安晨起苦练拳脚,一起读书,他带我游历山川,还曾一起入学院旁听……”

母亲听到这里想了起来:“哦!就是你说的那个辛爷爷!原是他的孙儿,那应该接到府中才是!怎能到了咱们临安城还住在外面!”

“母亲不必!接到府中反而幼安母子会不自在!他们从山东过来,是要常住的,能置办下产业最好,不会想住到咱们府上的。今日先请大夫过去,明日我会去拜访。”

“那明日母亲随你一起去!我也想见见恩人!”这个时代,病了是很麻烦的,普通伤寒都可能要了人命!能将只有几面之缘的人接到家中照顾,也是要承担风险的。虽然儿子游学有书童跟随,但是书童年纪也小,照顾不了那么精细,真是多亏辛家了!

唐母又对唐姝说:“姝儿,你妹妹这个主意也不错,等她酒楼规整好,你那些猪蹄之类的,按市价给她,今后你再从庄子上收些新鲜便宜的时蔬,拿来送老客户一把两把的,陇住客户,还能省些成本。”

唐姝也觉得很好,点头称是。

陪二姐姐办完了这边的事,唐婉众人又在母亲和哥哥的陪伴下,去逛了会儿街,挑了些头花首饰的。临走的时候,众人还不忘去杏花楼买些点心给祖母带回去。

第二日,唐母和唐承义带着重礼去拜访辛家。二人也怕唐婉在家烦闷,主要还是唐婉以前表现的有些软弱,现下退婚他们担心她钻了牛角尖,不如多出去走动走动,心胸也能开阔些。遂又带上了唐婉。

唐婉也没想到,大清早的,母亲院里的大丫鬟过来递话,让她准备准备。

唐婉一想,这是哥哥的恩人一家,幼安与哥哥感情深厚,该送份见面礼。想了想,辛伯母初到临安没什么家底,家中肯定没有备下常用的药材。送别的药材又怕被人曲解她的好意,差春桃去公中支用了一支山参,这是滋养身体的,送出去不会出错。也不是白用公中的,按唐家的规矩她补了银子。母亲通知的太突然,她再差人出去买来不及了。

又差夏婵去哥哥那边问问,幼安喜欢什么书,哥哥想想幼安的喜好,推荐了几套。唐婉从中选了一套她正好有的,带上就去见母亲。

辛弃疾母子初到临安,手中盘缠不多,所以租住的房子比较偏僻,唐承义看了好不心酸,想辛家在历城也是大家族,不想国家蒙难,走到这一步。

到了辛家,仆从过去敲了敲门,很快幼安就出来开门,见是他们,眼睛立时亮了起来!

见过礼,幼安引着他们母子三人进了院子,这处院落还算大,但是房屋只有4间。其余的都是空地,这些空地被辛家母子规整了出来,种满了蔬菜,绿莹莹的一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