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张庆宏成了老板(2 / 2)

更重要的是张庆宏知道了当下自己应该做的是什么,那就是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观念。特别是从他们那里了解了一些新的经营理念和进货渠道,也知道了当下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继续走老路,那是没有出路。

改变,是要有胆识和魄力,虽然,张庆宏走上这条路还有些忐忑,可他还是鼓足了勇气。从外面回来,不再像开始时那样的没有方向,身体里也充满了一种力量。

现在,张庆宏才发现,自己原来想过的那种安逸的生活,是多么的愚蠢。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真应该好好的干一场,命运能把这样的机会给自己,那是多么的幸运。

这一段时间,张庆宏不再把精力都放在两个人的儿女情长上。和亚菲在一起的时候,也很少做那些男女之事了。而更多的时候,谈论到的是工作上的事。哪些货走的快,商店里需要补什么货,当然还有人员的问题。

任何场所里,往往人都是最复杂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原来那种国营的管理体系和工作状态,对现在的工作都觉得累,加班还多。原来,觉得工作是给国家干的,现在,觉得自己这是在给资本家干活。

所以,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想法,而每一个人的想法,又不尽的相同。这让张庆宏和亚菲,感到很是困惑。商店还没有真正的走出困境,两个人面对这么复杂的问题,也是很着急。可不管咋样,两个人还是充满了信心。

张庆宏把那样的一付担子,放在了亚菲的身上,对于亚菲来说,她也特别的开心。这不仅是张庆宏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她自己的一种抱负。亚菲想做事,想做人上人,也想实现自我的价值。

亚菲从来不想站在柜台前,平平淡淡的工作和生活。从前站在那里,那是没有机会,没有得到认可。所以,亚菲感谢张庆宏,是他把自己推到这样的一个位置上。

在这个世界上,人不是有一种欲望,而是有更多的欲望。一种欲望满足之后,也会有更多的奢望。这种奢望,一旦遇上合适的机会,奢望也一定会疯狂的生长。

那一段时间,两个人都很拼。只过了三个月,结果就显现出来了。两个人在一起,高兴的不知说什么才好。于是,特意跑到市里,在宾馆开了一间房,两个人在一起,美美的做了一次。这即是对这段时间彼此的补偿,也是对取得业绩的一种庆祝。

张庆宏发现自己真的变了,觉得现在的自己,连做这种事,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仅仅是一种参杂着权力的占有,一种毫不收敛的欲望,一种高高在上的得意。

而现在,更多的是在亚菲的身上,体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征服,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是对技术与能力的一种突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探索。张庆宏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更多的是一种低俗。而现在,觉得有一些高尚了。

无论张庆宏是不是真的变得高尚,但,他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人的改变,往往就在一次灾难,一次机遇,一个瞬间,一个变故。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被打倒了,有些人站了起来。这就是人生,不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色彩。

一年以后,张庆宏也是平谷川镇的一个小名人了。只要一提起张庆宏,没有人不认识他。走在街上,人们也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张庆宏。因为,他是这个小镇上的一个有钱人,也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亚菲也不一样了。张庆宏把外面的几个小商店,全都取消了。把中心店给扩大了,亚菲成了张庆宏的大管家。张庆宏主要精力是跑外面的事,而商店里的事,全都交给了亚菲。

张庆宏把下属的那个酱油厂停了。因为,那里已经不挣钱了。现在,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他也没有义务去养那些人。况且,现在人的品味提高了,都吃瓶装的酱油。

有些人在采购的时候,还要选一选品牌。哪还有人,去吃那散装的酱油?何况,质量也不过关。质检部门已经找过他了,他也正好借坡下驴。

酱油厂一停,春秋也就失业了。张庆宏现在的收入,根本不用春秋再出去挣那几个钱。他想让春秋在家好好的照顾家和孩子就行。可春秋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女人,在家里待了几天闲不住,就出去又找了个活干。

也就在这个时候,书涵高中毕业了。书涵没有考上大学,自己又不想再去复习,因为成绩太差,怕是就算复习一年,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