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这边断了那边也离了(2 / 2)

可关仲在马莲的心里,也就是一个哥哥而已,从来就没有其它的想法。所以,这件事,也就只能是不了了之。

马莲的偶像,是文工团里的男歌手施杨。施杨人长的高大,而又十分的帅气。不仅如此,而且,歌唱的也非常好,是文工团的台柱子。他不仅是马莲的偶像,也是文工团里所有女孩的偶像。

进入文工团,是马莲喜欢上了跳舞。可进了文工团之后,能和施杨在一起,她无比的高兴。不用施杨和自己说什么,只要是施杨能多看自己几眼,那也是十分开心的事。

施杨身边的女孩,实在是太多了。马莲没有机会,和施杨单独在一起。虽然如此,马莲也觉得很满足。

可是,这样的满足感,实在是太短了。因为,马莲刚进文工团不久,施杨就走了。施杨的离开,是因为这个舞台太小,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施杨的离开,是一种必然。这么一个小水坑,怎么能养的下这么一条大鱼。可施杨的走,对马莲的打击很大。她觉得文工团里要是没有了施杨,在这里属实没什么意思。

这之后的马莲,在演出的时候,出了好几次错。舞蹈队的队长,很严肃的批评了她。当心里受到打击之后,马莲也在考虑,是不是该离开文工团。

也就在这个时候,文工团的团长田广,找到了马莲。马莲以为团长也是来批评自己的,可团长并没有批评她。只是在团长的办公室里,和马莲长聊了一次。

如果要是批评,她会听不进去,也会不在乎,反正自己也想离开了。可这一次长聊,马莲完全的听进去了。团长说:其实,你进团里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你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女孩。你有悟性,学什么都快。这一段时间,你的情绪不好,可能是你还不定性。

女孩子都怕夸,无论你夸的实际不实际,女孩子都爱听。所以,团长这样一说,马莲反而不好意思了。团长看到马莲的表现,心里很满意。

团长接着又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选对方向。我当初,就认定我是吃这碗饭的,所以,我就一无反顾的走了下去。虽然,到现在还没有结婚,我也不后悔。人是要有追求的,有目标的。每一个喜欢艺术的人,走过的路,都不会平坦。

团长说这些话的时候,马莲的血往头上冲了一下。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也常常说这样的话,可她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

刚刚马莲还是低着头,听团长说的这样诚恳。她突然的抬起了头,用两颗晶亮的眸子,望着团长那刚毅的面庞。这一刻,马莲有了自信,也对艺术有了一种坚定。团长看到马莲的变化,很开心,知道这女孩听进去了。

团长又接着说:你现在只学了一个舞蹈,实在是太少了。趁着你现在还年轻,要多学点东西。无论是唱歌,还是乐器,都要会一些。常言道,技多不压人。

马莲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的迷茫。就这简单的一丝迷茫,也被团长给扑捉到了。他说:每天晚上,我都在琴房里练琴,如果你愿意,可以过来,我教你。

听到这儿,马莲非常的开心,使劲的点了点头。

田广确实是一个有才气的男人,他很有天分,各种乐器他都会。不仅如此,他还能写歌、谱曲。演出的时候,他就成了乐队的指挥。可是,他不是很有眼光。

因为,马莲在文艺方面,并没有团长说的那些天分。也许,团长也就是那么一说。可马莲还是信了,在学校里的时候,她从来没有认真学习过。可和团长学琴,还是很认真。

那时,团长已经三十六岁了。比马莲大了整整一半,比马主任也就小个七八岁。在马莲的心里,团长就是自己的长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