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唐妍,你来做什么?(2 / 2)

王保强仔细听着,憨厚微笑。

......

“可真牛。”闫尼也和老乡张嘉译感慨。

她日常生活很迷糊,不过空政的,见过韩三瓶几次。

“我这个小师弟,了不得。”张嘉译感慨,他是北影87级表本。

......

“韩董,辛苦了。”沈三通感谢,送上了夜宵。

韩三属于客串大咖,剧组集中他一个人拍摄。

紧着他的时间,如此也拍到了晚上十一点才弄完。

“我对你刮目相看,组织的很好,井井有条。”韩三瓶确实饿了,心情不错。

他1977年,进入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

先后任照明、场记、副导演、艺术中心主任。

一路主导过很多影视制作,沈三通的剧组人不算多,但是管理清晰明确。

韩三瓶也明白沈三通的心思,拉他来镇场子。

镇住演员,也镇住幕后。

光这一点心思,就不是一般科班导演所能拥有。

“我就想把戏拍好,不出幺蛾子。”沈三通没有隐瞒自己目的。

这部戏主要角色,幕后,灯光师、收音、道具等,台前幕后加起来三十多人。

人工开支一天两万多,加上器材租金、住宿场地、伙食出勤,睁开眼七八万块钱没了。

胶片电影后期也是大笔开支,要留足剪辑、冲洗和拷贝的钱。

在沈三通看来,电影拍摄和干工程有类似之处。

不能停,要一直推。

一个剧组,就像一个工地,是封闭场所,是一个小社会。

开机第一天,所有人都会盯着沈三通。

稍微不注意,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这部戏别看很多都是北影相关的人,也算沈三通的前辈。

可一旦没了威望,那坑起来不会念什么情。

想弄钱,办法太多了。

稍微使绊子,十万几十万没了。

戏拍到一半,钱没了,拍不拍?

不拍打水漂,拍就再掏钱。

把人辞了更好,钱我捞了,人走了。

回头说沈三通这个小学弟目无师长。

沈三通连装逼打脸都懒得弄,也不玩扮猪吃老虎那一套。

各环节留痕,出问题了保证能找到负责人。

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完工。

王保强开第一场戏,告诉大家这是一部好戏,弄好了是一部代表作。

然后韩三瓶镇场,谁要是搞事情,自己掂量掂量。

恩威并施,保证剧组顺顺利利。

......

“唐妍,你来做什么?”沈三通疑惑问。

拍完韩三瓶的戏,检查了今天的素材,做好保管,确定没问题,收工。

主要场景超市租燕郊这边的,剧组住处就近包了一层酒店。

沈三通的房间和其他主要演员一样,有单间住。

回到酒店半夜两点了,大家累得不行。

一回头,见唐妍跟着自己。

“沈导,你能给我讲讲戏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