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起源(1 / 2)

人类的发展从无止境的探索开始,人类的求知欲是永远无法被抑制的!

从先祖时代的崇拜自然,敬畏天地,到远古时代的幻想神灵,教派学说,天罚世人,再到18世纪科学兴起,发展至今带来的进化论,天文学,物理学,量子学,相对论等等。

从蒙昧无知时期的地心说,天圆地方,到技术不断突破发展下的对自然万物的改造,利用,定义与研究。

无限的求知欲让人类不断突破,不断革新,直至放眼星空,面对宇宙!

探索宇宙有太多的意义,说之不尽,同时探索宇宙也有太多的桎梏,言之无力。

21**年,看似平稳的国际秩序下,却依然是暗潮涌动。

重新洗牌组建后的世界联合政府,面对愈发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式。

有因战后环境恶劣,抢夺生存空间而不断掀起的小规模战争,有因常年处于贫困饥饿之下,得不到改善的贫穷国家,有因文化信仰差别而挑起的示威暴动,眼看第四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之际。

值此关键时期,以三战后最为强大的世界三大上国为主要领导,发起一系列的科研项目。

汇聚了一批当时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工作者,旨在走出地球,迈向外太空,转移矛盾,获取无穷尽资源。

因为大国深知,之所以会有不断地战争冲突,归根究底是因为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全人类的发展需求,那么唯有向外索取,扩大版图,做大蛋糕,才能解决问题。

于是世界就此安定的度过了一段时间,同时各大研究项目启动。

一经启动便让无数人充满期待,然而,又是十年时间过去,各国高层也由一开始的雄心万丈,满含期待,到后来的不抱希望,听之任之。

尽管在这期间,诞生了不少航空航天方面的尖端技术,但想要真正意义上的迈向太空文明,畅行宇宙星河,依旧是遥遥无期。

于是无法支撑高昂科研费用的诸多国家先后撤离,随着原本无限量提供的资金变得有限,各国也纷纷将自家珍贵的团队人才撤回。

唯有少数人以个人意志,坚持不懈留了下来,并继续进行看似不可能的实验。

孙教授提出一个理论——灵魂量子通道理论!

该理论基于量子学研究,首先认为宇宙中存在着量子领域,它无时空概念,无物质形态,亦无处不在!

之所以我们无法观测,是因为量子领域介于虚无与真实之间,人类以看待真实的维度去寻找,自然接触不到!

正因为量子领域无处不在,因此只要能够打开通往量子领域的大门,形成通道,加以研究利用,那么通过量子领域进行时空跃迁将不再是幻想!

最大的困难就在于第一步,如何打开量子通道?

对此孙教授提出了猜想——灵魂能够开启量子领域。

他认为灵魂本就是一种量子态的存在,同样介于虚无和真实之间,借由灵魂便能打开通道。

只是因为单独的灵魂作用有限,过于薄弱,一旦脱离肉体的保护,出现在现实世界中,会在瞬间被真实修正,回归量子领域。

而孙教授想要的,就是抓住这个瞬间,准确说是维持这个瞬间。

那么当足够强大,或者说足够多的灵魂在一起产生纠缠时,丰富的量子态灵魂能否维持住这个瞬间呢?

古代战争中曾发生过好几次大规模的屠杀,在杀戮过后,经常会有人在路过时声称目睹到幽灵,鬼怪,冤魂,或者似阴兵作祟,勾魂使者,也有鬼市大开,地府降临诸如此类的说法。

还有人在睡觉时所产生梦境,出现现实与梦境分不清的状况,也会在梦醒时遇见某件事情突然觉得似曾相识,好似在梦中见过。

孙教授认为这些都是灵魂在无意中打开了量子通道所产生的。

这个理论初始吸引了很多人的追随,并且为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进行了诸多动物实验。

而随着实验的深入,研究员发现越是聪明智慧的动物,像是猩猩,猫狗,大象之类的,在躯体死去那刻,通过特定磁场探测到的灵魂波动越是强烈。

而最佳的实验素材,毫无疑问,就是人类本身了!

又有什么比人类的灵魂意识更加强烈呢?于是经过层层审批,更为秘密的实验开始了,这次的实验对象直接换成了人类。

一批批死刑犯开始被秘密送入实验基地,这在内部人员中引起了不少骚乱,但很快就消失了。

“我们是在为人类的未来做研究。”

“他们本来就是死罪,就当废物利用了。”

“能够“牺牲”在实验中,也算是一种赎罪方式,若是实验成功,或许将来在历史书上,还能提及到他们一两笔呢!”

......

这是留下来的研究员一遍遍说服自己的说辞。

说实话,这种实验没有人敢背书,根本不被外人所知。

内外几乎处处受到监控,更有三大上国名言宣布禁止实验,一经发现,会被打上反人类罪名,至于私底下有没有支持,就不得而知了。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一次实验所需实验体也在增加,一次最少10余人,甚至有过一次投入高达百人规模的实验。罪犯开始不够用了......

当第一个非罪犯加入实验后,魔鬼的大门也就此打开。

参与研究的人员内心早已麻木,只是一遍遍的告诉自己,这是必要的牺牲。

......

又是一次中等规模的实验,第1045次实验,投入实验对象20名,磁场强度维持稳定,温度调整完毕,电压稳定,设备链接完毕......

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开始!

被特质玻璃围绕的实验室内,竖直的摆放着一排排被束缚在仪器床上的实验体。

他们双目紧闭,面目或狰狞,或安详,或不安,或悔恨,但无一例外,都没有了生机。

在他们的身上插着密密麻麻的监测仪器数据线,玻璃房外,数十名的研究员正待在自己的岗位上,重复记录着数据。

主操控台前,孙教授紧紧盯着面前的量子监测仪器,波动曲线时有时无。

实验已经持续3个小时,而这般的曲线波动也显示了3个小时。

“看来又失败了。”

正在他对此次实验下定结论时,身前的监测仪器突然亮起了红光,紧接着便看到代表量子波动的曲线,画出远比之前任何一次还要大的幅度。

这是?!眨了眨眼,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孙教授猛然抬起了头望向实验区域。

透过玻璃,肉眼可见的,部分空气仿佛产生了褶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