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秦朝的石碑(1 / 2)

风月楼内小蛮在厨房揉着面,窈窕的身段仿佛有着某种韵律一般,恍惚间似看到一阵微风拂过水面。淡淡的柳眉分明仔细的修饰过,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象两把小刷子,亮得让人觉得刺目的一双漂亮到心悸的大眼睛,闪烁着摄人魂魄的神采。

凝乳一样的皮肤仿佛透明的水晶色的新疆马奶提子一样,晶莹通透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粉腮旁不经意间沾染的面粉,又让她平添了几分小家碧玉的娇俏。

大包在灶前烧着火,平日常戴着的布帽也被他放在柴堆上,灶内火苗的亮光给他的脸庞平添了些红亮。额前后月牙似乎也闪着些通透,深邃的双眸内智慧的火苗忽闪忽闪的,哪还有半点憨傻的模样。目光所及处的可人儿,半年前来到风月楼的小丫头。给他的感觉既亲近又疏离。

包拯盯着灶内的火苗,眼神渐渐迷离。

两年前皇帝下旨将他召到东京汴梁,说是让他帮忙参详一个物件。

“上个月济南府尹来报,说是当地一富商修建新宅挖地基的时候,挖出了一块秦朝的石碑。石碑上记载的内容仿佛是一件秦朝的密辛。”

“此事涉及机密,为安全起见石碑暂时存于郑王府,由王府亲兵卫队看守。您暂时先安住于郑王府参详此物,看能不能解开其中的秘密。”等下你出得宫门,会有郑王府管家奉郑王命接你入府,帮忙校订前唐诗词珍本,你随他入郑王府即可,郑王爷会着人安排好相关事宜。”他应了旨,拜别赵桢。

心中虽说满怀狐疑,也不方便问。出暖阁奔宫门而去,宫门那里早有,郑王府管家带着一个小厮在马车旁候着。入得王府中,被安置在王府后花园的一处别院内。别院内木屋竹亭别有一番雅致趣味。

推开窗可见别院后面种了一大片湘妃竹。竹林的西侧可见假山鱼池,房间之内一应用具齐全布置喜好皆是按自己平日而为,不觉间对这个前朝末代君主,而如今的郑王多了几分期待。踱步于别院各处,不经意间还能闻到淡淡的艾草香味,显然是在他来之前屋内用艾草熏蒸过。

听闻郑王乃是一痴情之人,只有一妃,膝下只一女,被皇帝册封青云郡主,郑王妃早些年去世后,伉俪情深郑王一直没有再纳妃,王府一应事宜均由青云郡主一人操持。

他思索之间,互有仆人来报。“郡主得知包公子,星夜兼程赶至东京,想必是早已困乏特命我等提前预备好热水,请公子沐浴。”包拯拱手道:“让郡主费心了,今日天色已晚。明日郡主若有闲暇,当面拜谢。”那仆人客套了两句,说道:“老奴定会向郡主转达包公子的意思,包公子请!”

翌日,他唤来仆人。请他代为通禀,他要拜见郑王。小厮带路引领包拯前往前厅拜谒郑王,刚出花园拱门,遇郡主行驾,他忙停下行礼。郡主所乘坐乃是一顶紫呢小轿,轿身通体岭南特有一种紫竹所制,轿帘是苏州府所贡紫菱纱透光又透气,菱纱虽轻薄因织工密重量却是不轻,菱纱上有匠人手绣幽兰,小轿虽无一处着金银宝石,骨子里溢出的贵气出尘已让包拯为主人的品味折服。

“包公子住的可还习惯,如有所需吩咐管家即可不必客气。”包拯只觉轿中传音如传出珠落玉盘娇莺初啼,隐隐有些失神。突然意识到在郑王府中,正了正心神回道:“谢郡主挂怀,很是妥贴。”

静候郡主行驾离去,包拯正了正衣冠随小厮往前厅而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