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起17(2 / 2)

  谢微暇倒是像一个花蝴蝶一样在人群中应酬交际。

  谢千也同一些富家贵公子聊起来,他还看见有几个书生看向他的样子有些意动。

  他没这个心思,乖乖的坐在宴席上。

  *

  谢九陵好不容易从姑娘和哥儿包围下脱身,他在人群中探了探:“怎么不见万兄?”

  “他说这院子太闷了,不知道上哪去了?”魏博文笑道:“谢兄可真是关注万兄。”

  “他?我这是怜惜他。”谢九陵开玩笑。

  “不会说话就别说话。”万明霁从走廊过来正巧听见谢九陵调侃他的话。

  “别那么小气。”谢九陵并不生气,反而笑得很痛快。他伸出手去揽着万明霁的肩膀:“你这手上包的是什么,蝴蝶结?”

  谢九陵瞠目结舌。

  谢知觉得这个包扎的手法有点眼熟:“谁给你包的?”

  “谢兄,还用说吗?不知道是哪位佳人给他包的,万兄可以啊。”

  “别乱说,我自己包的。”万明霁轻轻一笑:“怎么?我也可以给你们包一个蝴蝶结。”

  “可别,这多让人误会。”

  万明霁垂下眼眸,拿着茶水喝了一杯。

  对了,他守孝不能喝酒,在宴席上只有他吃素菜吃得最多。

  大启朝守孝三年在儒家的礼节中其实是二十七个月,是由母亲用母乳养育孩子的时间,为了表示对前人的尊重,守孝的时间延长到了三年。

  《中庸》中记载:“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要遵守这个规则,这是儒家对众人道德的要求。父母之爱子,何惧三年之远,那守孝三年也是你对父母的回赠。

  这种苦行僧的日子多数人坚持不下来,往往会闹出丑闻。

  宴会结束后,谢乔玉扶着头坐进马车上,姚禾递给他一杯茶:“少爷,吃口茶。”

  他抿了一口,胃口不佳。

  “胭脂卖得如何了?”

  “少爷已经卖完了,主事的还催您多做些。”姚禾接过茶杯:“少爷,你想开一家胭脂铺,在城东那边的铺子是最合适的。”

  谢微暇的嫁妆有铺子田产地契,他也想要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铺子,不是作为嫁妆,而是独自属于自己的铺子。

  “银钱有些不够,还要再攒一攒。”谢乔玉捏了捏眉心:“今日回去再调制胭脂。”

  “少爷,总会卖下的。”姚禾心思一转:“我今日都不知道万少爷在假山里,还把少爷往里面推。”

返回